分類
讀書

你還在學習認字嗎?

翻開《認得幾個字》,很快就能理解周軼君在《他鄉的童年》遍訪國外幼稚園、小學後回到國內,為什麼首先拜訪張大春了。這本大作家教一雙兒女認字的奇書確實讓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對於「他山之石」能起到多大效果,其實張大春早已給出了他的答案:「我們能夠有多少工具、多少能力、多少方法去反省和解釋我們的生活,我們就能夠維持多麼豐富、深厚以及有創意的語文教育。」

如果說學校和社會缺乏這種反省的意願和能力,這本書又能給家庭教育哪些啟示呢。

小時候有段時間,每當坐車路過一個新的地方,我爸總會講些奇聞軼事。這當然是好的,但問題是他還會測試。以至於再次經過那些地方的時候,我都會很緊張。

張大春也是這樣一位父親,每天花兩個小時和孩子們共進晚餐,並隨機運用聊到的話題,「設計孩子們能夠吸收而且應該理解的知識」。相比於總是「窮緊張」的爸爸,兄妹倆不時語出驚人,讓全書趣味無窮。

至於測試環節,可能是因為他也害怕考試吧,到了坐四望五的年齡,每年還要做不下十次有關考試的噩夢,而且和我之前寫的一樣,他也會在夢中安慰自己:「不要緊的,你早就畢業了!」

當然了,對考試的恐懼並不代表對知識的厭惡。恰恰相反,誠如張大春在序言中所說,如果有一天,我們覺得自己已經過了學習認字的階段,那麼恰恰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智開始萎縮,我們的語言趨於乏味,我們被口頭禪包圍攻佔乃至於侵蝕、吞噬」……

分類
社會

從《倪煥之》《驢得水》到周軼君的眼淚

一堂中學美術課後,我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因為課上老師讓畫手,我畫得實在不像,就加了好多毛,最後在下面寫了兩個字:熊掌。

周軼君在拍攝《他鄉的童年》時落淚,就是因為她畫完一幅畫後,聽到芬蘭的老師說:「每個人都可以畫,因為這些畫不是用來彼此競爭,所以他們可以用更有創意的方式去看事物,可以在紙上自由地表達自己。」我確實也常夢到別人的畫被老師表揚。

在這一集前面的部分,還提到有學校把課堂搬到了森林裡。而早在1928年葉聖陶連載的長篇小說《倪煥之》中,就有老師提議在學校邊上開闢農場,後來因為怕破壞風水而遭到村民反對。

如今人們更為熟知的鄉村教育實驗是在電影《驢得水》中。在一場荒誕的鬧劇背後,支撐起這個「草台班子」的教育理想也被嘲笑得體無完膚。超越社會現實去談教育,恐怕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情之一。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上學讀書不過是為了能找個地方摸魚,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