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社會

可能性的藝術

前兩天把飯後遛彎的小文轉到了一個小區群裡,有鄰居說可以寫一個「防疫日記系列」。那麼5月21日起全區加強管控又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

劉瑜的新書《可能性的藝術:通過比較理解政治》已經上線了一段時間,但是剛剛才翻開,序言裡說:

人類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被政治「綁架」,它是我們所有人腳下看不見的大海,是我們必須穿越的看不見的暴風驟雨。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如同突然經歷衰老、疾病或戰爭),身體的行動範圍受限、物質世界停擺,反倒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檢視人之為人的特質,以及自由的要義。

如果人們因為恐懼、焦慮和乏味而心煩意亂、停止思考,是不是才算被徹底打敗呢。

不經意間已經寫了半年,加起來也有小十萬字了。希望你在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也和我一樣感受到平靜。

分類
讀書

為什麼總要關著燈呢?

別說甚麼「關了燈都一樣」,21世紀了,為什麼總要關著燈呢。
—— 劉瑜《觀念的水位》

書中這些於2013年集結成冊的專欄文章或隱晦或直接(更多情況下是直接)地回答了當前所有的熱點問題,並不是因為作者未卜先知,而是因為它們循環往復、愈演愈烈。

如果你一邊讀它,腦子中一邊出現反駁的聲音,那並不稀奇,「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精神壓力/如今還沒得到釋放」。或者就像劉瑜本人所寫的,「以條件反射代替思考,使每一個詞語在展開其內容之前散發出某種『氣味』」,正是多年來「教育的成功之處」。

此類書籍的悖論就在於,真正需要讀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打開它,甚至根本不會讀書。所以對於劉瑜老師或許不夠循循善誘的憂慮,也顯得多餘。

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給身邊的人推薦這本《觀念的水位》,他們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或是你孩子的老師、單位的領導。看看我們是否要黑燈瞎火地過一生。

分類
讀書

《饑餓的盛世》: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中學歷史考試錯得最離譜的一次是一道材料分析題,我寫的答案是時值盛世,百姓游水嬉戲,十分歡樂。結果正確答案是當時民不聊生,圖中的人並不是在玩水,而是投河自盡。如果早讀過張宏傑的這本《饑餓的盛世》,恐怕會對盛世與普通民眾的關係多一分理解。

用劉瑜的話講就是「沒來的請舉手」,她說知識大概可分為三種:「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而那些「盛世」背後的故事大概就屬於「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一類知識,於是便相信課本、新聞和短視頻就是全部的事實和真相。

除此之外,對於那些想要重溫自給自足、老死不相往來的舊夢的人,也可以看看乾隆所處的時代是否符合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