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讀書

第七天

余華的小說《第七天》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後的七日見聞,許子東曾經評論它「有點困惑於網路比小說更現實,新聞比文學更荒誕」,道出了讀者的普遍心聲,也正因為如此,《第七天》成為了余華最受非議的小說。但昨日淩晨這場本不該發生的悲劇,卻首先讓我想到這部小說。

「濃霧彌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

小說的開頭是這樣的,並不像記憶中那樣索然無味。要不是剛出版時便讀過,一定會驚詫於它的尺度。現實讓一部近乎陳詞濫調的小說,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變得犀利異常。如果說《第七天》是對新聞事件不成功地重複和模仿,至少說明當時尚能相對完整地接收並討論某些社會話題。

也許這就是余華的先見之明,只是不知道現實中的「楊飛」能否同小說主人公一樣幸運,還有七天去告別。

分類
讀書

《活著》為什麼能活著?

關於《活著》的段子有很多,比如余華說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靠《活著》活著,比如張藝謀曾信誓旦旦地說電影《活著》可以過審,還比如余華給《活著》打9.4分,並說「剩下0.6去問問那個豆瓣」。

除了證明余華是個段子手之外,也能透露出幾點信息:《活著》的銷量不計其數;對書的審查尺度通常比電影大一些;余華的小說還有進步空間。

用許子東老師的話總結就是《活著》「多厄運、少惡行,多美德、少英雄」。靠道德消化苦難,在侵害面前保持順從,並把一切悲劇歸結為命運,那最好的結果大概也只能是活著。非但沒有反思過去,還可能成為未來的「教化」工具,不是比「阿Q」來得更划算嘛。

當然,如果讀完《活著》讓你在情感上受到衝擊,並希望把這個故事「讀厚」,那麼它「活著」的意義就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