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讀書

圍觀的尺度

朱天心的小說《拉曼查志士》主人公因為一個非常正直的朋友在某色情場所發生的火災中喪命,而決計不走任何可疑的路線,以免親人發現他死時感到困惑。

這就像疫情暴露了太多原本隱秘的行程。從街頭到線上,人們從來沒有停止圍觀,甚至總結出某種規律,並不厭其煩地傳播。

因「防疫」而公之於眾的個人信息,有點兒像晚上開著燈但沒拉窗簾的鄰居,你明知道可以看見,也有點兒想看,但是你明白你不該去看,更不該去評判。畢竟每個人都可能有拉不上的窗簾。

分類
電影

《小太陽的願望》:我們或許不是朋友,但還好是家人

大學期間看過不少電影,《小太陽的願望》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部。原來性格、愛好迥異一家人,也可以為了共同的目標,踏上一場追夢之旅。

記不清中學時具體甚麼原因,班主任讓我做自我介紹,我說希望能成為大家的soulmate,並走到黑板前把這個詞拼了出來。後來,才漸漸明白,那些被動形成的關係裡,未必每個人都能做朋友,比如同學、同事,或是家人。

我曾想過一個問題:一家人每周聚餐,聊聊天氣和瑣事。另一家人每年只在假期見面,但可以敞開心扉,深談一年來的成長和感悟。究竟哪一種才是更好的家庭關係。中國式的「孝順」是否真的更加情意綿綿。開不了口的愛是否只是因為「不善表達」。

除掉倫理上的責任,把我們連結起來的究竟是甚麼?也許是我們在彼此身上所花的時間。也許是你對這趟旅程同行人無限的憐憫和溫情 —— 在他們身上,你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分類
讀書

《官場現形記》:晚清版反詐宣傳冊

如果不知道讀甚麼,「《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可以作為起點。其中,《官場現形記》位列第13名。如果晚清也有反詐宣傳任務的話,這本書的下載量一定高居榜首。

提起官場,很多人可能和筆者一樣,興趣不大,所以一直對《官場現形記》避而遠之。但讀後才發現,書中所講的範圍遠不只官場,它就像《清明上河圖》一樣,是一幅社會全景圖。雖然讀書未必能讓你成為「社會人」,但至少能少受些騙,畢竟套路都差不多。

另外,所謂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其實各有所長。《老殘遊記》的中文登峰造極,《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第一人稱視角代入感極強,《孽海花》則是一部香豔的國際關係史。每一本都值得一讀。

分類
音樂

《十萬嬉皮》:從隱身到獻身的一步之遙

既然「文不能測字,武不能防身」,我們到底能做點兒甚麼?《十萬嬉皮》恐怕是當代文青最真實的寫照。

回溯不太遙遠的歷史,如果你的腦子裡有點兒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東西,還能相對安穩地活著,已殊為不易。如果時代重演,大家都會遭殃。但若能苟延殘喘,說不準誰會踏上險途。

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會帶著有限的才華,虛構的勇氣,憤懣或冷漠地度過餘生,看尊嚴和生命哪一個先結束。

分類
讀書

《我與地壇》:無法拒絕的聲音

每當我坐在地壇的長椅上讀起它,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流。看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裡讀,也是一樣。只要文字按照文章中的次序組合起來,我就難以抑制自己的情緒。

那天,她在我近乎偏執的推薦後,也在園子裡默讀了起來,直到淚流滿面。於是,地壇對我們來說變得更為特殊,它本就是我們初見的地方。

中學時,我也曾在講台前朗讀過課文中的節選,我能感覺到聽眾的動容。即便是最不愛學習的同學,都跑來找我要全文看。

我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在這園子的一角,人們能夠不間斷地接力朗讀。讓他的聲音一直傳遞下去。

如果只能推薦一篇文章,我希望你讀一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至於為什麼我沒有把裡面哪怕一句話放在這裡,開頭已經解釋過了。相信我,只要讀過它,我們定會在這座古園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