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電影

《老井》:子子孫孫永保佑

隱約記得在美國某個軌道交通的月台上看到一塊碑,寫著每個為了修建它而付出生命的工人的名字。當時就想北京的地鐵站何時也能效仿此做法。電影《老井》結尾時出現的「老井村打井史碑記」又讓我想起了這件事。

即便有與鄰村械鬥的一幕,但嚴格來說,這部電影中沒有反面角色。老井村遵循著古老的經驗繁衍生息。影片中重複的勞作鏡頭,就像男歡女愛一樣構成了這座村莊的全部邏輯。唯一能夠期盼的,就是「十輩出一個神」。

呂麗萍和張藝謀家門口貼的「幸福家庭」和羅大佑《鹿港小鎮》中所唱的似乎沒有分別,「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著這麼幾句話/子子孫孫永保佑/世世代代傳香火」。

於是乎,自由戀愛只能發生在地下。任何違背經驗的情感只能是悲劇。如果想要離開,就會被認為「心比天高」,不再是自己人。

影片中最具文學性的一幕,是人羊爭水。讓人想起《雙城記》中酒桶灑落,眾人爭搶的場景。當主角的光芒散去,往往是那些群像給了我們最深的震撼。

如果覺得《老井》中的故事太過遙遠,也可以讀讀陳年喜的《微塵》。有多少人還生活在井下,又有多少井已不再有水。

分類
音樂

《正趣果上果》:自憐的最高境界

之前寫過許飛的《敬你》,這首歌因為一場突發事件而有了不同的意義,但原意更像是講給「自己」的心裡話。

同樣是寫自憐,陳粒的《正趣果上果》卻絲毫不讓人感到矯情。如果把它的每句歌詞單拎出來,就是一個滿嘴網路語言的年輕人在抱怨那點兒破事。而經過詞作者郭婞的巧妙組合之後,竟成為一首完整而又有趣的歌。

一方面現代人的古文修養亟待提高,看到別人引詩用典就莫名興奮。另一方面歌手放棄了她那標誌性的慵懶嗓音,認真而又克制地娓娓道來。都讓這首歌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陳粒最佳。

當人陷入到某種情緒中,總是試圖找尋一些理由、安慰和理解,分別對應了歌中的「輸在沒有錢(敗給好容顏)」、「我去給你煮碗面」和「人生在世三萬天/趣果有間/孤獨無解」。

單曲迴圈之後,一切不如意得到昇華,再重新出發。至於孤獨是否真的無解,反倒沒有那麼重要了。

分類
美食

稻香村裡買甚麼

不知從何時起,稻香村似乎成為了北京伴手禮的唯一選擇。但對於南方人來說,「京八件」實在算不上甚麼值得饋贈的糕點。簡單來說,就是吃起來噎得慌。

以前總是疑惑月餅的味道不差,為什麼只在中秋前後賣。直到平日去上海排隊買了肉月餅,才明白它在這裡是一道日常美食,而在北京更像是買櫝還珠的「珠」。說起肉月餅,又讓人想起肉粽和肉湯圓,都是北方不常吃的美味。

每次去廈門都要買些南普陀寺的素餅回來。這座廈大旁邊的古寺不僅香火很旺,素餅也比一般的鼓浪嶼餡餅還好吃,嘗過它才知道真正的點心是什麼樣子。相比之下,也難怪稻香村會成為很多人嘲笑的對象。

不過,稻香村的松仁小肚做得很不錯,據說別的地方買不到。如果路途不太遙遠的話,不妨改帶它試試,至少比點心匣子輕多了。

分類
讀書

萬聖書園:好書店不必成「網紅」

光是在萬聖書園裡站一會兒,都會感覺自己更有文化了。但也不能愣神太久,畢竟書店在藍旗營平移之後,空間變得十分局促。不過,搬家這麼多年早已習慣了,而且竟然熬過了隔壁的證券公司(之後看來只是裝修)。

北京再沒有哪家書店比萬聖更讓人留戀了。當然,有人會吐槽這裡的店員,永遠是一幅忙碌而又拒人千里的樣子。但如果需要找書,店員總會第一時間告訴你書擺放的位置,前提是你能先找到他們。而若有壞習慣的讀者想要折書角,他們卻能神不知鬼不覺地上前制止。

在這座城市裡,我既渴望遠離人群,又想抵達每個人的內心。於是,走著走著,每一次都會來到這裡。如果說好書拉近了讀者與世界的距離,那麼萬聖則拉近了好書與讀者的距離。

照片中的貓咪叫平安,前次去沒看到,店員說它在店裡休息不好,被劉老闆帶回家頤養天年了。

分類
寫作

你的午夜副刊

豆腐塊文章第一次見報是在初中時,寫的是放學踢完球後有個同學向我借了兩塊錢買水,後來就黑不提白不提了。也正是那兩塊錢讓我掙到了人生中第一筆稿費。此後,就陸陸續續向《北京晨報》投稿,寫過非典停課的經歷,也抒發過「愛上層樓」的情緒。

以前,我爸總喜歡買橙黃色的《經濟觀察報》,每次我都會翻出副刊來看,那裡似乎有一個特別美好而又豐富的世界。

如今《北京晨報》已停刊多年,而那份「理性、建設性」的報紙也隨往事遠去。我重新仿照記憶中的模樣寫些無關緊要的文字,卻總被問起主題到底是甚麼。人們不再看報紙了,甚至忘了曾經有一個叫做副刊的精神家園,它讓年輕人成長,並對未來充滿期待。

我的願望就是,當你打開這裡的每一篇,就像看到自己第一次投稿,雖幼稚但真誠。或是你迫不及待翻到的評論文章,無論怎樣侃侃而談,但總有一顆理性而不失溫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