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讀書

《人生需要揭穿》:愛情需要尊嚴

如果一本暢銷書出版十年後,你依然記得裡面一兩句話,還願意把它推薦給朋友,那麼這本書對你的影響恐怕不亞於一本經典著作。

重新翻看《人生需要揭穿》的第一篇,丁丁張說在一個月亮很大的晚上,看到三條相同的微博:看今晚的月亮,到底代表誰的心,結果都一樣(出自王菲《當時的月亮》)。

如果你從沒聽過王菲、張懸,看過廖一梅,也無法通過虛構類書籍(小說、詩歌、戲劇等)獲得絲毫愉悅,那麼認為這本書很矯情也不足為奇,恐怕也不必讀下去。

而如果你覺得自己心思細膩、情緒豐富、共情力強,或至少不排斥文藝的表達,又受到感情的困惑,不妨讀一讀這本小書。因為之前推薦的《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只有英文原版,作為替代,這本2012年出版的中文暢銷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這本書最大的現實意義是幫助人們擺脫親密關係中的精神控制。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樣,愛情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在這一點上可以信任丁丁張。

分類
讀書

​《為什麼我只記得你》:製造幸福的工廠

我並不排斥讀自助類書籍,它有時和成功學是完全相反的。比如《為什麼我只記得你》講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首先要感謝這本印刷精美、配圖明快的小書,因為我已經記不清上一次讀完一本紙質書是甚麼時候了。它還讓我想起外語學習書Fluent Forever,畢竟有關記憶的原理都差不多。

無論介紹書還是電影,都希望感興趣的人能真的找來看。所以很少去總結主要內容或中心思想。更何況這是一本關於創造美好回憶的書,還是由你自己來探索吧。

那就隨便聊一聊作者在書中舉的幾個例子。為了證明「第一次」對創造記憶的魔力,作者提到他16歲去澳洲時才第一次吃到芒果,因為當年丹麥還沒開始進口芒果。

我猜你一定吃過芒果,但是有沒有可能重新製造關於芒果的回憶呢?我建議下次試試閩南人的吃法 —— 蘸一蘸醬油。

同樣是水果,作者說可以抱一個鳳梨上演講台,別人會永遠記得你。還記得中學參加體育部長競選時是全校直播,我曾經對著現場同學和攝像機問了兩個問題,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我說:「喜歡足球的請舉手,認為喜歡足球需要理由的請把手放下」。

且不說這問題現在看來有多尷尬,但當時確實選上了,也如願組織了以班級為單位的足球比賽。

關於對音樂的記憶,書中提到有研究表明,成年人的音樂偏好在青春期基本上就固定下來了,和我之前判斷的差不多。

所以,我在這裡苦心推薦的音樂,多半只是青春記憶的重複,無論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在你聽來可能都只是噪音。

但也沒關係,因為書裡還援引了美國詩人瑪雅·安吉羅的名言:「人們會忘記你說了甚麼,做了甚麼,但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你給他們的感受」。但願這些文字給你的感受不會太差。

分類
讀書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每個女孩的必讀書

之前提到過我翻譯的《享樂人生》沒能出版,當初聯繫我的出版公司也改行做了網路小說,但更奇怪的是甚至沒有人把這本書的原版加到豆瓣裡,看來一些美國暢銷書在國內卻成了冷門。

而另外一本類似的書《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The No-Excuses Truth to Understanding Guys)雖有豆瓣條目,但一直沒出中文版,也令人感到意外。

不少人可能看過它的同名電影,但這本書卻有更多的現實意義。在女性主義書籍暢銷、戀愛綜藝霸屏的時代,面對結婚和生育焦慮的中國女性比十幾年前本書剛出版時更勇敢地追求愛情,也更接近書中所舉的例子。

這本小書告訴女孩如何判斷那些與她們曖昧不清的男人是否真的喜歡自己,提醒她們不要浪費時間為沒有結果的關係找藉口。

無論世風如何,兩性話題永遠是人們談論的焦點。但更多的是家人的干預或缺席、閨蜜的安慰或欺哄,以及旁人的獵奇或評判。真正理性、客觀的建議卻很難聽到。並不是說一定要讀了書才會談戀愛,但若能避一些雷,又何嘗不好呢。

分類
讀書

萬聖書園:好書店不必成「網紅」

光是在萬聖書園裡站一會兒,都會感覺自己更有文化了。但也不能愣神太久,畢竟書店在藍旗營平移之後,空間變得十分局促。不過,搬家這麼多年早已習慣了,而且竟然熬過了隔壁的證券公司(之後看來只是裝修)。

北京再沒有哪家書店比萬聖更讓人留戀了。當然,有人會吐槽這裡的店員,永遠是一幅忙碌而又拒人千里的樣子。但如果需要找書,店員總會第一時間告訴你書擺放的位置,前提是你能先找到他們。而若有壞習慣的讀者想要折書角,他們卻能神不知鬼不覺地上前制止。

在這座城市裡,我既渴望遠離人群,又想抵達每個人的內心。於是,走著走著,每一次都會來到這裡。如果說好書拉近了讀者與世界的距離,那麼萬聖則拉近了好書與讀者的距離。

照片中的貓咪叫平安,前次去沒看到,店員說它在店裡休息不好,被劉老闆帶回家頤養天年了。

分類
讀書

《如果一年後,我不在這世上》:享受場上的每一秒

我很怕看醫療劇,但對醫生寫的書卻情有獨鍾。《最好的告別》《當呼吸化為空氣》都是原版剛出沒多久就讀過,還曾在中關村圖書大廈站著讀完了台灣余德慧教授寫的《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看到《如果一年後,我不在這世上》這本小書後,我會毫不猶豫地讀起來。

作者清水研是日本一名腫瘤心理學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為癌症病人及其親屬提供心理諮詢與診療服務。

在工作之初,作者發現患者的人生閱歷都比自己豐富,他很難回答「我的時間不多了,該怎麼辦」這樣的問題。與此同時,還要眼睜睜看著病人接二連三地離去。但是,當看到患者無比認真地過每一天,也讓作者開始思考「如何為自己而活」。

在工作的第二年,一位20多歲,比作者當時還小幾歲的患者讓他終身難忘。剛得知癌症復發後,這位年輕人生氣地大吼。但當作者真正與他見面時,才發現他很溫和,懷著感恩的心情對待身邊每個人,一邊開心地喝果汁一邊談論自己喜歡的小說。反倒是「我」對他的態度過於小心翼翼了。

在與死亡親密接觸了一年之後,作者變得平靜了很多,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死觀:人生就像一場單程旅行。而另一位患者也曾經說過,「如果不能活在當下,總被過去糾纏、為未來擔憂,就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和作為一個生命的自己的存在」。

受限於它的篇幅和形式,《如果一年後,我不在這世上》對於疾病和死亡等議題的探討可能並沒有特別深入,但這剛好讓它成為一本合適的入門書。

讀這本書差不多用了一場足球比賽的時間。有時,人生就像一場足球比賽,你不知道自己會在第幾分鐘被換下,或補時多長時間。但只要還在場上,你一秒鐘都不想錯過。

如果還沒想好新年願望寫甚麼,不妨先讀一讀這本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