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讀書

如何成為小說家?

雖然沒有讀過村上春樹的小說,但並不影響欣賞他這本關於小說創作的書,就像沒有讀過《活著》,一樣可以聽余華講段子。或者換一個更恰當的比方,讀《李誕脫口秀工作手冊》雖然不能幫助你成為脫口秀演員,但卻可以了解李誕們的工作日常。

《我的職業是小說家》(台版譯為《身為職業小說家》)就回答了當代職業小說家如何工作這一有趣的話題。不論村上先生的經歷是否具有代表性,凡是對於小說作者天然具有好奇心的人,大概都會感興趣。

前兩天,有球友問我最近怎麼不寫隊長了,我說隊長的故事太過精彩,應該留給小說。村上春樹就在書裡說,小說寫完後剩下的素材,他就會用來寫隨筆。

此外,他還提到了一些與讀者交流的趣事,比如常收到來信說一家三代輪流讀他的書。這對出版社而言或許不是甚麼好消息,卻讓作者倍感幸福。

而對於有志從事小說創作的人來說,也不妨讀讀這本書。或許可以從中捕獲一些有益的觀念和方法。

分類
讀書

茴香豆,凍肉,油豆腐,青魚幹

最近幾年讀了不多不少中文小說,發現最切題、最感人的還是魯迅,尤其是這篇《在酒樓上》。所幸的是,它沒有入選語文課本。

剛記事兒時,總會在入睡前幻想自己像動畫片裡的英雄一樣浴血奮戰(那時應該還沒有電子遊戲)。直到後來在《笑傲江湖》裡讀到令狐沖這樣的主角,一上來就莫名其妙地被弄了個半死,以至於他在酒樓上一邊流血,一邊和田伯光周旋的畫面至今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這部最寫實、最不講武德的金庸小說是創作年代的真實寫照。而收錄於魯迅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彷徨》中的《在酒樓上》則很像一篇武俠小說。無論是故事發生的背景,還是陰冷而又溫情的情節,都仿佛是為失意俠客量身定制的。難怪周作人認為「《在酒樓上》是一篇最富魯迅氣氛的小說。」

也許他一直都在酒樓上,等著你來喝一杯。

分類
讀書

「輪到你們這代人​了」

前兩天因為健康寶彈窗去居委會諮詢,遇到一位和我情況類似的鄰居,交流後得知她退休前是隔壁大學的老師。在去做核酸的路上,聊起近期發生的事情,她突然說了一句:「我們年輕時趕上了那麼多,該輪到你們這代人了。」

沒錯,這讓人想起《芙蓉鎮》的結尾:「五六年又來一次啊——!王瘋子的聲音,是幽靈,是鬼魂,徘徊在芙蓉鎮……」

許子東老師講到這部小說時曾說:如果一個讀者一點兒都不知道甚麼是「十年艱辛探索」,那讀讀《芙蓉鎮》吧,大概沒問題;如果一個讀者只靠閱讀《芙蓉鎮》來了解甚麼是「十年」,那大機會率上就有問題了。

這句話或許也可以套用在某些親歷者身上。很多人就像小說讀者一樣,被情節所震撼、被人物所感動,同時迫切地希望合上這一頁,安慰自己都已經過去了,最好不要再提起,除非是多年後作為資本向後輩炫耀。

而江鵝曾對身處海峽對岸,受過類似刺激的阿公有這樣一段感人至深的描述:「我推想,阿公心中巨大的不安,靠的肯定不只是某一事件的餵養,能讓一個人怕到終身不提自己的害怕,那恐怕是更多暗黑的見聞。」「我猜是那些我根本無從想像的周旋,讓阿公決心成為無聲的公民,安靜得仿佛甚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只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下,他的沉默反而為自己打上一盞探照燈,成為我的歷史舞台上說出最多故事的那一個。」

分類
讀書

「慢慢兒吃!」

球隊的西班牙助教不知從哪兒學了一句「好胃口」,每次開飯前都要說。扶霞在新書《尋味東西》自序的結尾處終於為我解開了這個疑惑:

「還有好話一句想奉送給各位,遺憾的是在英語裡找不到合適的措辭,所以,送您一句法語:bon appetit(好胃口)!土耳其語:Afiyet Olsun(用餐愉快)!還有中文:慢慢兒吃!」

大概西語裡也有類似的表達。而「慢慢兒吃」確實比「好胃口」更像中文。只是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再見到這位曾經的西甲主帥。

扶霞不僅中文好,對中餐的理解更是超乎常人。比如陳曉卿在推薦序中提到的,傳統上西方人認為中國人窮才吃下水,而扶霞認為這是「敬天惜物」,「更何況,它的口感多麼美妙。」不知你是否懷念有爆肚的日子。

當然扶霞不只是一個被「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征服的英國人,她也時刻提醒我們放下成見,用類似的寬容和耐性去體會「西餐」。

如果說《魚翅與花椒》最打動人的是當年扶霞等留學生融入成都街頭的市井生活,那麼隨筆集《尋味東西》則延續了她作為東西方美食文化使者的己任。不管是紹興臭黴菜,還是英國臭乳酪,都祝你「慢慢兒吃」。

分類
讀書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小說

為公眾號文章填寫「原創聲明」時,可以選擇文章類別。其中「小說」類別下的內容完全超出了我的認知,比如「歷史/歷史架空」「快穿小說」「種田文」……不知從哪天起,「小說」一詞已經特指「網路小說」了?

作家畢飛宇在北大演講時說:關於審美,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句話是對的,也是錯的。如果說這句話的是一個賣蘿蔔青菜的大媽,這句話簡直就是真理,但是,一個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大學生也這麼說,這句話就是錯的。我們不能知其然,我們要知道所以然。

巧的是,我上一回聽到有人眉飛色舞地談論網路小說,正是一位北大畢業的同事。

我完全理解有些閱讀單純是為了消遣,只是不知道長期浸淫於此類文字之中是否還能感受到文學的美好。

比如,之前介紹過的《插隊的故事》裡有這樣一段話:

豆錢飯就是把黑豆在碾子上軋扁,然後兌上充足的水,熬成粥。也叫錢錢飯。因為黑豆軋扁了樣子像錢吧?人缺甚麼想甚麼,甚麼都不缺的就寫一條「艱苦奮鬥」的字幅掛在客廳裡。

不知道你讀到它時是怎樣的心情,我當時的反應就是無論多少短視頻也不能帶給我這樣的震撼。

收錄了畢飛宇多篇演講的《小說課》正是為了將這種震撼帶給更多的人。江鵝在接受採訪時也毫不掩飾對這本書的喜愛,認為作者把「他的人生」都融進了對小說的解讀裡。

如果你覺得純文學作品比通俗文學更枯燥,那不妨讀一讀這本《小說課》,保證暢快淋漓,讓你想要去探索那些真正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