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旅行

20年前的一次跨國網聊

前兩天有讀者留言,說有家人住在北雪平,先後來過三次,都沒見過Peking的字樣。瑞典超快開始了,也許下次再來的時候,可以去現場看一次比賽,就像到北京不要錯過工體一樣。

聽說港大在假期被打卡遊客變成了北大,人們用「小紅書」的方式探索一座城的同時,也註定會錯過一些東西。

距離葡萄牙之行還有兩周多,連ChatGPT都善意提醒道:「C羅的出場情況可能會因為多種原因(如輪休、傷病或教練戰術安排)而變化,所以如果你特別希望看到C羅上場,最好提前關注相關的新聞和官方公告」。

比賽地吉馬良斯號稱是「葡萄牙的誕生地」,和波爾圖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除了看比賽之外,還有一周的時間可以在波爾圖周邊逛逛,但不知有多大一部分已經出現在別人的遊記中。

出於對葡萄牙足球的喜愛,初中時的我曾胡亂撥通過葡萄牙的Skype號碼,接聽的同樣是幾個半大小子,聽說我來自中國,他們堅持要聽聽中文rap,於是我就對著話筒唱起了周傑倫。

那天,我還學會了一句葡萄牙諺語,如果說「一個人來自中國」(Ele/ela vem da China),那就意味著Ta來自一個非常非常遙遠的地方……

分類
旅行

等車

「挪威縮影」途中等大巴時曾碰到兩波說中文的遊客因為一些小事爭執起來,後來在社交媒體上刷到其中一方對於整個過程的描述。起因是另一方在沒打招呼的情況下,就坐在了她們旁邊。至少按照北歐的社交距離來說,如果公交亭裡的椅子上已經坐了兩個人,一般不會再有陌生人坐進來。

但原本簡單的一件事因為對方稱自己是新加坡人而複雜起來,這條帖子的焦點演變成關於其身份的討論,甚至波及到與整件事毫無關聯的地區。

其實這在當下的互聯網生態中並不罕見,一條關於國外司機等候熊媽媽帶小熊過馬路的視頻,都能引發留言者相互間的人身攻擊。

在旅途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當然可以適當發洩,但如果因為一個人的言行就演變為對一群人的成見,甚至挑起地區間的矛盾,大概也就失去了旅行的意義。我們去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人,不就是為了變得更加開闊和寬容嘛。

分類
旅行

丹麥碎片

跨海大橋

在哥本哈根卡官網的「常見問題」中寫道:

問:是否包含到馬爾摩(瑞典)的交通?

答:不包含。馬爾摩不是哥本哈根地區的一部分,因此不在哥本哈根卡的覆蓋範圍內。

火車從馬爾摩到哥本哈根需要經過厄勒海峽大橋,一路上打牌嬉笑的乘客此時也安靜下來,旁邊一個小朋友用英文解釋起為什麼海水會出現不同的顏色。

圓塔

建於17世紀的圓塔曾經同時是天文台、學生教堂和大學圖書館。遊客隨著螺旋走廊到達塔頂,可以鳥瞰全市,但對於我們來說,它長得實在是太像水塔了。

City Hub

Booking評分9.1的膠囊酒店,客房面積只有6平米,共用的浴室讓人想起軍訓生活。但是經過細心的設計後,狹小的空間也能提供足夠舒適的環境。

丹麥粥

酒店的早餐選擇之一是一家名為GRØD的粥店,燕麥中加了焦糖醬、蘋果和烤杏仁片,讓人想起《家有兒女》中夏東海做的蘋果面。所謂黑暗料理,就是在吃的過程中和有生以來關於食物的全部記憶做鬥爭,直到放棄抵抗、倉皇而逃。

東北燒烤

半地下的餐廳裡複製了國內燒烤店的全部裝潢,只是把張貼畫上「一座不努力喝酒就沒有朋友的城市」改成了哥本哈根。透過窗戶可以看見馬路對面丹麥共濟會高大的希臘柱。

Coldplay

吃完燒烤後公交一直不來,往地鐵站走時被莫名的人潮吸引,才發現是酷玩的演唱會。當然在現場搞到一張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近在咫尺卻就此錯過確實有些遺憾。如果套用一句Coldplay的歌詞的話,就是「Nobody said it was easy, it’s such a shame for us to part」(沒有人說過這會容易,我們分別真是太遺憾了)。

小美人魚

行程的最後一天上午趁人少時到新港走了一圈,近距離欣賞了小美人魚雕像。和兩位中文很好的丹麥小哥侃了半天大山,從北歐生活一直聊到996。

趣伏裡公園

火車站對面的遊樂園,充滿了中國和童話元素,據說已經有180年的歷史。從遊樂場直接進入火車站,大概是與哥本哈根這個「童年傳說」最好的告別。

分類
旅行

沒用的東西

位於哥本哈根以北35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據說是丹麥參觀人數最多的美術館。

前幾年和剛上初中的表弟一起去工體看球,先在僑福芳草地吃了點兒東西,面對滿屋子的「當代藝術作品」,表弟十分不解地問道:「這些玩意兒到底有甚麼用?」

在我們小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階段喜歡問起這樣的問題,它甚至是某種長大的象徵,但遺憾的是,這也可能就此成為很多人揮之不去的生活態度。

相比于傳統的美術館,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展品更接近於「沒用的東西」:不知所云的雕塑、抽象異常的繪畫,以及自說自話的影像作品。

但是從蜂擁而至的參觀者來看,一切似乎又沒有那麼難以理解,從火車下來就一路牽著手的老人,一個人來用手機擺好角度讓我幫忙拍照的中年女人,在「萬花鏡」前自拍的同性情侶,在草坪上追著海鷗跑來跑去的小孩,坐在輪椅上邊看邊笑出聲的殘疾人,讓人覺得這座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美術館以及其間陳列的展品不再晦澀。

當人們試圖去理解那些極度濃縮,而又充滿反思精神的作品時,其實就是對生活最好的審視。

如果再有小孩問我「這些玩意兒到底有甚麼用」時,也許我會告訴他:

有用的東西來來去去,而這些沒用的東西很可能會陪伴我們一生。

分類
旅行

哥本哈根卡

和「挪威縮影」的行程一樣,哥本哈根卡(Copenhagen Card)也是專門為遊客設計的,涵蓋了80多個景點的門票以及公共交通。

之前在廣播中聽到丹麥語,有種莫名的喜感,很像是「粵語版」的瑞典語。運河遊船上的講解小哥快速地在丹麥語和英語間切換,就像哥本哈根陰晴不定的天氣。趁陽光明媚時喝上一杯現打的嘉士伯,大概也是在這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除了滿街的自行車讓人感到活力之外,公交和地鐵裡泛著藍光的刷卡器都仿佛是無聲地統治著這座城市的機器人,加上這次選了一個共用衛生間的膠囊酒店,很像是(反)烏托邦小說中的場景。

逛過新嘉士伯美術館和哥本哈根動物園之後,最大的感受是遊人竟然可以與文化遺產以及野生動物離得如此之近。一度以為那些西元前的雕塑都是仿製品,或者辛巴一家可以直接蹦出來。

無論是高更、馬蒂斯還是袋鼠、火烈鳥,對於生活在北京的人來說可能並不稀奇,我們或許已經擁有足夠的眼界,但是同樣的藝術或自然世界,因為呈現方式的不同給人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技術多麼高超,地鐵閘機永遠比不上自覺刷卡的機器更酷炫。哥本哈根讓我相信,一個基於信任的制度一定是最前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