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寫作

我的10萬+是如何寫出來的?

因為昨天提到閱讀等話題,有讀者問我平時寫東西前是如何做功課的,一言半語也說不清楚,剛好寫在這裡。

當我發現一個有趣的話題(比如閏日的英文說法、骨頂雞或一句閩南俗語),我會在谷歌上檢索相關的信息,維琪百科依然是了解很多事物的基礎。如果涉及具體詞語,還會查權威的詞典,包括之前提過的台灣國語詞典等。

此外,我還會在「微信讀書」中搜索全文,看看哪本書中提到過相關的內容,能否在文章中引用。

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不太確定的地方,我會詢問ChatGPT的意見:這句話這樣說是否合適?某個標點的使用是否正確?某個詞是否還有其他說法?

最後,我還會讓它對全文提出一些修改意見,所以它也算是文章的第一位讀者。

不知道以上是否回答了那位讀者朋友的疑問。這套寫作流程其實也是一個通過互聯網學習、總結、分享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我決定把它寫出來的原因。

分類
寫作

兩年了,我終於給公眾號寫了一篇介紹

電影院對面有一家牛排店,夏天時客人都坐在外面,我們常從中間穿過,除夕夜終於決定去嘗嘗。

在稍微正式一點的餐廳點菜,總是更麻煩一些,簡單的方法是只點主菜和飲料。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開胃菜並不是必需品。

不知不覺間公眾號已經寫了兩年多,說起來這些小品文還真有點兒像開胃菜,點到為止,才能吃得下主菜。我希望主菜是我分享過的書、電影和音樂,它們才是真正讓人吃飽的藝術作品。

當然了,不管是清淡也好,爽口也罷,都得給開胃菜起個濃油赤醬的名字。只有先進了飯館,才談得上喜不喜歡。

這兩天,我還給《午夜副刊》想了一個標語:「假裝在投稿」,據ChatGPT說它「既體現了對過去紙媒時代副刊文化的懷念,又暗含了現代社交媒體環境下創作與分享的一種輕鬆、自娛自樂的態度」「……也恰到好處地傳達了一種既非正式提交也非完全私人記錄的寫作狀態」。

以上大致就是我寫作的初衷和風格吧。對了,年夜飯上我們還真點了一道開胃菜。

分類
寫作

不更新的5個好處

去年曾寫過一篇《寫公眾號的5個好處》,今天聊聊不更新的好處。

1.放下手機

不知是公眾號推送機制還是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年後的流覽量大幅下降。如果大家忙著掙錢、約會或旅行,都放下手機,走出家門,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2.減少取關

人們常說不幹活的人永遠不會犯錯。不更新時也通常不會被取關。一旦發了新的內容,總會提醒一些讀者原來有意無意間關注過這麼一個無用的公眾號。

3.整理舊文

花些時間重讀之前的內容,並選一些翻譯成英文,同樣會有新的收穫。比如之前寫谷歌的文章,英文版措辭稍有變化,就被公眾號成功截獲。

4.等等靈感

雖然李誕曾在書中說創作者不能只靠靈感,而需要更多的紀律。但寫博客/公眾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算不上工作,還是應該保留更多的趣味。

5.保持距離

蹭熱點或許可以帶來更多的流量,但它們未必是真正值得關注和討論的問題。有選擇地表達有時更有力量。

分類
寫作

誰是新朋友?

入門課結束後終於領到了一本寫滿阿拉伯語的教材,前幾天上課時,還給敘利亞同學看了一眼我們學校阿語樓的照片。

第一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剛到瑞典的越南女孩學習瑞典語的故事。她每天把50個生詞記到小本本上,寫滿之後就去書店買了新的本子,結果在索要口袋(påse)的時候,問店員能不能給她一個吻(puss)。於是兩個人便聊了起來。

回到家後,女孩打開新買的本子,在上面記下了一個新的單詞:朋友。

這篇課文大概能引起不少初學者的共鳴,所以剛好作為第一篇。只是在回答課後練習時,有些同學竟對課文結尾處的「朋友」指的是誰充滿疑惑。

也許有時你寫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結尾,正是讀者搖著頭取消關注的理由。

分類
寫作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語言不再重要?

上周日下完棋后不知為何突然聊起了社會話題,讓我想起之前寫的那篇《就只有無言和回家? 》。昨天剛好把它翻譯成了英文,今天又從英文翻譯到了瑞典文(通過Deep L)。值得一提的是,當我把翻譯后的瑞典語文章發給ChatGPT后,得到了一段準確,甚至動情的讀后感:

這篇作品是關於影響我們對生活和周圍世界看法的不同情況。首先,它描述了一個平靜祥和的場景,一位母親正在喂鴨子,她的女兒在她身邊。雖然女孩似乎有某種殘疾,但母親通過餵鴨子傳播了快樂與和平。接下來,作者提到史鐵生寫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一對兄妹在公園裡。女孩因為智力缺陷而被欺負,她的哥哥試圖保護她,但他們最後一言不發地回家了。作者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言是不得已的。

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在弱勢群體受到不公平對待、命運似乎主宰一切的世界里,要找到正義是很難的。重要的是,作為人類,我們盡量不要放棄希望,繼續為一個更公平的世界而奮鬥。我們可以從餵鴨子等場景中汲取靈感,將快樂與和平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努力創造一個所有人都受到公平對待和尊重的世界。

這大概也印證了我之前在英文版介紹中所寫的,在ChatGPT的時代,語言已經不再是障礙。前不久讀到一個芬蘭女孩用中文寫她外婆去世的文章,竟有一種宿命的味道。雖然個別措辭不太常用,但絲毫不影響整體的表達。

又有哪些瞬間讓你覺得語言已經不再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