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讀書

226個「有文化」的詞

上學時喜歡翻字典的同學,常會莫名地遭到大家的嘲笑。等到自己也發覺了這種追根溯源的快樂,身邊早已沒有了一起念書的人。

之前在萬聖看到一本《新文化素養詞典》,回來之後買了英文原版,書的副標題是「每一個美國人都需要知道的」。全書以詞條的形式羅列了美國文化的共同知識。

今天想要分享的另一本工具書則要相對深入一些,就是由汪民安教授主編的《文化研究關鍵字》。不僅因為涵蓋的詞彙更為學術,其釋義也超過了詞典的篇幅。即便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而無法完全理解,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思辨的樂趣。

比如開篇的「保守主義」一詞常見諸於新聞報導之中,但百科詞條或網友問答很難在有限的時間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釋。這正體現了《文化研究關鍵字》這本入門書的意義,即通過揭開這些關鍵字在產生、演進及翻譯過程中的迷霧,幫助人們更從容地閱讀理論書籍,或免受故弄玄虛的欺騙。

分類
讀書

北京,在成為博物館之前

京劇、胡同、四合院,當這些看似屬於北京的元素拼湊在一起的時候,就能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北京嗎?黃磊、劉奕君主演的喜劇《張衛國的夏天》可以作為消遣,但和《菊次郎的夏天》還差得很遠。

在《重寫舊京》一書的導論中,作者季劍青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劉心武的小說《鐘鼓樓》描寫了「鐘鼓樓地區一戶四合院的眾生百態,鐘樓和鼓樓這兩座古老的建築,只是充當胡同生活的背景」。曾幾何時,「鐘鼓樓是作為公共報時裝置而存在的……暮鼓晨鐘構成了城市生活的自然節律,鐘鼓樓因而深深地嵌入普通市民的日常起居之中」。

這不禁讓人想起伍爾夫描寫住在威斯敏斯特的人聽到大本鐘敲響時的微妙感受:「聽哪!鐘聲隆隆。先是提示音,音色悅耳,再是報時聲,勢如破竹。沉重的鐘聲在空中環繞,直至消逝。」

而如今「鐘鼓樓吸著那塵煙,任你們畫著他的臉」,作為文物的鐘鼓樓,連同作為古都的北京,都一起被「博物館化」了。正如書的副標題「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所示,作者就是希望帶讀者一起去看看那個成為博物館之前的北京。

分類
讀書

如何快速學習一門語言?

根據美國國務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70多年來的外語教學經驗,母語為英語者熟練掌握中文平均需要2200課時。

粗略估算了一下,中國人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到大學畢業,總上課時長應該不超過1000小時。即便不考慮教學方法的問題,單靠課上學到的內容想要流利使用英語幾乎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興趣補足剩餘的課時,或重新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又該從哪裡入手呢。不如先來讀一讀這本Fluent Forever。

還記得大學第一次上語音課時,老師得知我不會音標後驚詫而又努力保持克制的表情,還不忘重複著自己的信念:不必糾結英音還是美音,我們說的都是Global English(全球英語)。

音標也好,後來流行的自然拼讀也罷,如果學到一個新的單詞時不能將它準確地讀出來,日後都註定要花成倍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作者Gabriel將讀音放在首位。

同樣是上大一時,我在舊圖書館裡面的小書店買了一本專八詞彙書,大概也就是背到abandon。那時還沒有使用智慧手機,更不知道Anki這種「間隔重複」軟件。如今,它們似乎都已成為了語言學習者的常識。而書中將單詞與網上圖片相結合的方法也別具特色。

不論最終的學習目標是甚麼,Fluent Forever一書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都能夠有所助益,但那些課時最終還得靠自己堅持下去。

分類
讀書

300部偉大的電影,今天你想看哪部?

持續的高溫和桑拿天讓人想起十幾平米的大學宿舍裡沒有空調的日子。室友要麼打著遊戲,要麼在看美劇或《康熙來了》。百無聊賴的我雖然也在FTP裡看了不少電影,但卻很難將它們串聯起來。

畢業兩年後,羅傑•伊伯特的影評集《偉大的電影》系列才在國內陸續出版。如果早些讀到這些推薦,也許就會對影史上的經典多一分了解。

對於一般的讀者和觀影者來說,羅傑•伊伯特的影評恰到好處,既不過於艱澀,也不流於表面。書中提到的影片不乏具有思想深度、文藝性強的佳作,也包括《龍貓》等老少鹹宜的動畫電影。

其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老電影更是別具風情。比如1956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苦雨戀春風》,豆瓣標記看過的僅有2000餘人,但它幾乎囊括了現今肥皂劇中的全部元素。作者也對其展現出來的並不高明的流行文化給予了頗為正面的評價:

「有些影片將我們的幻想加以誇張,反而讓我們看清這些幻想的可笑、看清我們自身的可笑,從而撥開我們眼前的迷障。」

真希望能把這套書送給大學宿舍裡的那個我。

分類
讀書

「這小孩以後不能當兵了。」

作家陳忠實曾寫過一篇散文,懷念一位僅有一面之緣的教務處老師。當年他因為家裡窮不得不休學一年,這位年輕的女老師再三詢問、叮囑後幫他辦理了手續,卻默默流下眼淚。

之所以想起這篇文章,是因為在微信讀書飆升榜上看到一本叫做《我就想做班主任》的書。作者于潔老師在書中分享了20多年來做班主任的經歷。

她的第一屆學生小龍被學校處分並記入檔案,這在九十年代本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但一位老教師的無心之言卻一下點醒了她:「這小孩以後不能當兵了。」初出茅廬的新手班主任這才明白,新兵入伍要從初中階段開始政審……

一年之後,當另一名學生小松也面臨同樣的處境時,于潔老師趕忙通知孩子的父親安排轉學,這樣就能避開處分。只是因為看到小松在作文裡寫過一句話:我將來想要當兵。後來果真收到小松從部隊寄來的賀卡。

書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于潔老師因為自身的成長經歷,很能照顧到來自單親家庭孩子的情緒,她寫道:「甚至連語文書上一篇寫一個單親家庭孩子悲慘遭遇的課文,也被我完全忽略掉,堅決不教。」

王興醫生曾經說,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下,能否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醫生,並且做醫生心中合適的病人,選擇了合適的治療都要看緣分。對於教育系統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