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語文

要不是因為他,拼音可能早就統治世界了

初二早上又碰到了同一位店員,問我節過得怎麼樣,我說包了餃子。和聽到「龍年」時的困惑相比,她眼前一亮,說「I love dumplings(我愛吃餃子)」。

聽說今年的焦點從如何翻譯「春節」轉向了如何翻譯「龍年」。試想,我如果介紹說今年是Loong年,我們在家吃了jiaozi,看了Chunwan,還搶了hongbao。我的北外英語瞬間就變回了北京英語。

這讓我想起曾在紐約地鐵向同是遊客的我們問路的日本夫婦。在第一次溝通失敗後,他們刻意放慢了語速,以為我們就能夠聽懂 —— 可他們說得並不是英語,而是日語。

何偉曾在《甲骨文》一書中考證過,當年要不是史達林的一句話,漢字最終得以保留,拼音可能早就統治世界了。

在中文裡夾雜英文常被認為是「裝」,其實很多學漢語的人也會在英文裡夾雜中文。因為某些情境下特定的語言會更準確,但一切都是為溝通服務的。若是太刻意,反倒顯得在賣弄,eller hur(不是嗎)?

分類
語文

甚麼?瑞典人也會說xswl?

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凡是綜藝節目中有人提到「死」字,都要在字幕里加上引號,比如笑「死」我了。

在國語詞典中,「死」字的含義其實是非常豐富的,僅作副詞時就有6種不同的解釋,其一便是「非常、極甚。表示程度達到極點」,例如「怕死了」「熱死了」「笑死了」。

網路用語xswl即源自中文的「笑死我了」,常用來表達某事非常好笑或者逗樂了用戶,相當於英文中的「LOL」(Laughing Out Loud,大聲笑)。

有趣的是,瑞典語中的副詞ihjäl也可以表示程度,att skratta ihjäl sig基本上就是「笑死我了」的直譯。同樣是相對內斂的文化,卻都在形容笑時使用了這樣誇張的說法。

中文裡其他常見的表達還包括死板、死守、死記硬背、別把話說死了……原本生動的語言因為節目組的「求生欲」而變得支離破碎,甚至讓觀眾懷疑起自己曾經上過的語文課。

幸虧圍棋節目裡沒有這個毛病,不然真的不知道「死」棋到底是指死棋還是活棋了。

分類
語文

「十大語文差錯」真的錯了嗎?

在語言交換app上認識了一個斯德哥爾摩小哥,中文發音特別准,但他自學時使用的是台灣教材,所以常會問我一些關於發音差異的問題。

看到《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的2023年「十大語文差錯」,不禁會想該如何向一個正在學中文的人解釋呢。

多巴胺(胺誤讀為ān?)

相信除了播音主持和中學老師之外,沒有人會把胺念成四聲,而且「胺」字在台灣國語詞典中就是一聲,如果我教的話,不會去糾正它。

賬號(誤為「帳號」?)

在金融翻譯中常遇到這個字,一般會根據客戶的偏好選一個,並保持統一。徹底區分賬和帳字的初衷或許是好的,但卻很難做到。在中國銀行官網上搜索「帳戶」二字,依然能找到119篇內容。在台灣,這兩個字也仍然是通用的。

躥紅(誤為「竄紅」?)

說起來「竄」這個字算得上是「竄紅」了。在台灣,表示名聲大振含義的詞是「竄紅」。如果用簡體中文問ChatGPT,是躥紅還是竄紅,答案是蹿红。用繁體中文問的話,就是竄紅。

分類
語文

掩耳盜鈴

自從「韓喬生語錄」流傳以來,掩耳盜鈴似乎成了段子的一部分,淡化了原本的諷刺意味。雖然他從未承認「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出自其解說。

但不管是原典中的盜鐘,還是後世訛傳的盜鈴,都是比喻「妄想瞞騙他人,結果卻只是欺騙自己而已」。和自欺欺人最大的區別是,能否真的騙得了別人。

和掩耳盜鈴相近的成語還有掩目捕雀、掩鼻偷香。這些故事中最滑稽的地方就是企圖掩蓋事實者總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但終究逃脫不了「竊鉤者誅」的命運。與之相反的是,在「權力的傲慢」之下,掩住耳朵只是一場可有可無的表演,即便鐘聲滔天也沒有甚麼大不了。

英文中也有類似的表達,比如「把頭埋在沙子裡」(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是拒絕接受不愉快的真相;「在墓地旁邊吹口哨」(whistle past the graveyard)是強裝鎮定,以掩蓋內心的緊張和恐懼。都可以用來形容不顧事實、獨闢蹊徑的做法。

分類
語文

甚麼是「畫公仔畫出腸」?

上周讀劉紹銘學會了一句「白鴿眼」(就是勢利眼的意思),今天又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讀到「畫公仔畫出腸」,也是很形象的表達。

比如金庸曾撰文嘲諷張紀中版《神雕俠侶》的編劇之一,為了使原作更加「完備」,而加了一幕又一幕丘處機教楊康的場景。金庸說:「廣東人有句俗語,極好的形容這種藝術上的愚蠢,叫做『畫公仔畫出腸』。畫一幅男人、女人的圖畫,比方說畫一位美人吧,為了表達完善,畫了她美麗的面容和手足之外,要再畫出她的肝、大腸、小腸、心、胃、肺、膽,覺得非此則不完全。」

英文中也有類似的習語「gild the lily」(給百合花鍍金),源自莎士比亞戲劇《約翰王》:「把純金鍍上金箔,替潔白的百合花塗上一道顏色,……實在是浪費而可笑的多事。」

遺憾的是,當我們的語言中充斥著「大腸」「小腸」「金箔」之後,再讀甚麼經典都覺得「口中淡出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