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美食

泡菜之爭

每到大型國際賽事,都有各代表隊攜本地特產出征的新聞。南韓隊自然離不開泡菜,正如南韓一位足協官員所言,長期在外征戰的球員能夠吃到符合口味的飯菜至關重要。

來瑞典前,我們也預備了不少螺螄粉,讓李子柒品牌完成了「出口轉內銷」到再出口的全過程。因為伙食比想像的好,現在還剩下不少。

以前每次吃韓式烤肉,總會點一份泡菜炒飯,靈魂是上面半生的雞蛋,吃起來比石鍋拌飯更加直截了當。因為這邊每家超市都賣切好的培根,所以最近總買泡菜一起來炒,今天甚至還吃上了部隊火鍋。

雖然這邊的亞裔面孔不多,但各式亞洲餐廳完全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不過說到加工食品,真想不到有一樣從國內進口的食品像泡菜一樣普及,而不需要專門到亞洲超市找尋。

從這個角度而言,完全能夠理解甚至佩服南韓人對泡菜(辛奇)的執念和付出。如果有一天也能輕易地買到做酸菜魚的四川酸菜,或汆白肉的東北酸菜,那我們的伙食還能更豐富一些。

分類
美食

加州牛肉粉

和「北京飯店」濃郁的裝修風格截然相反,這家泰國小館中沒有堆砌任何的異國元素,進門時也不會像亞洲超市那樣聽到「薩瓦迪卡」的問候。不知甚麼原因,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老闆將她的小飯館命名為「洛杉磯咖啡館」,牆上貼的照片是夢露和55號公路。

兩次周末去都是她的女兒幫忙翻譯,不會說瑞典語的食客碰上不會講英語的老闆,在這座小城裡終歸是小機會率事件。和《街頭絕味:亞洲》中的Jay Fai一樣,她也是一個人完成幾乎所有的工作,上菜時她會把桌上的魚露和白醋擺到湯粉邊上。

如同很多開餐館的移民家庭,能通曉當地語言和鄉音已經足夠好,她還不會說話的外孫也將在這兩種語言環境中長大。如果說這世界上與北歐在氣候、文化上處於兩極的地區,一定有熱情奔放而又陽光普照的東南亞。

和國內的泰餐相比,這裡其實更像以前街頭的桂林米粉或現在的沙縣小吃,但能在多雨的深秋吃到一盤鑊氣十足的咖喱飯,還有甚麼別的要求呢?

分類
美食

一碗羊湯

以前家門口有家羊湯店,面積不大,生意卻不錯。 這兩年四旁的底商關了不少,不知道它能挺多久。春節後一直沒有開業,門口的通知上寫的是「支援冬奧和兩會,暫停營業」,不知是故弄玄虛還是黑色幽默,總之後來繼續賣起了羊頭,生意如常。

臨出發前的一個晚上,我去點了一碗羊湯,晚餐時間已過,店裡正忙著收拾。這時又進來了一個男人,急急火火地說要半斤羊肉和羊肚,拿香菜一拌,多放辣椒。還說每次出差回來都是這麼要的,快點上就行。看架勢是餓了一路,就等這一口還魂。

天氣漸涼,又到了吃羊頭肉的時節,梁實秋說:「我曾痴想北平羊頭肉的風味,想了七八年」。而真正吃到后,「老實講,滋味雖好,總不及在癡想時所想像的香」。

直到我的羊湯喝完,這位食客的羊肉還沒上來,可以想見的是,它最好吃的時候大概已經過去 —— 可能是在歸途的火車上,或推開小餐館大門的那一刻,當然也可能是你讀到這裏的時候。

分類
美食

燒茄子

在沉迷寫作之前,我的上一個愛好是做飯,雖然和人生中漫長的「飯來張口」的歲月相比,其持續時間可以忽略不計,但至少總結出了一條經驗,就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不會做飯的人,還草擬了一份《新手做飯指南》。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與其聽人在一旁指導,不如找一本菜譜按圖索驥。上小學時有人送了我一本彩圖的足球入門教程,我便興奮地把它拿到操場邊看邊學。大人知道後嘲笑我是書呆子,不知道學做菜但不看菜譜的人是不是也受到過同樣的打擊。

來瑞典備齊了鐵鍋和調味料後,我又重溫起之前的菜譜。這位也叫老羅的美食博主把做菜的步驟寫得明明白白,但卻不算講故事的高手。不過今天晚飯為了做一道燒茄子,又讀了一遍他寫在菜譜後面的文字,突然覺得多了幾分共鳴,可能是因為在這邊還原一道家常菜的不易吧。他說燒茄子是家的味道——

「小時候,家裡做茄子很少過油,因為那時候油很金貴。一般是將茄子和肉片放入鍋中直接炒,然後加水煮,最後出鍋的時候放一點兒香菜和蒜末,就這樣做的我照樣能吃好幾碗米飯。如今回想起來那種味道還是很誘人的,可是我卻做不出來了。」

分類
美食

回到重慶

上一次吃火鍋還是一個多月前在天津SM城市廣場。雖然前兩天在泰國超市買了重慶火鍋底料,但晚上想起吃火鍋純粹是臨時起意。土豆、豆腐、蟹棒和雞蛋都是標配,主要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肉,需要一些創意,於是買了瑞典肉丸和蝦仁。

昨天寫的劉子超雖然聊起洋酒來頭頭是道,但對火鍋卻有些老外。他說在茲蒂爾碰到一個到過中國的澳洲姑娘,最喜歡吃火鍋,還激動地說:「你們一定不相信,他們把一條魚放進滿是熱油和辣椒的鍋裡。」他本想糾正人家說那是水煮魚,不是火鍋,但最終因為太麻煩而放棄。我懷疑是劉子超自己沒吃過魚火鍋。

當然,今天吃的火鍋裡也沒有魚,但還是很滿足,大概重慶是每個火鍋愛好者的精神故鄉。我早就發現這邊的火雖然小,但特別適合燉煮,用鐵鍋吃火鍋反倒比經常需要調節的電火鍋方便。下次若能尋覓到羊肉片和午餐肉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