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生活

跑了15年,換來一句話

昨天看球前發掘了一條跑步路線,離水塔和學校都不遠,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雖然早就聽說Nike Run Club應用程序不再運營,但重新下載登陸後才發現結束的這麼徹底,連之前的記錄都無法顯示了。

這款app見證了十幾年來我斷斷續續的跑步經歷。最早是在大學操場上,那時還要配合跑鞋中的芯片。後來主要在馬路上,有時也在公園裡,最長的一次是自己在朝陽公園跑了個半馬。球隊冬訓休息時,冒著雨夾雪從金山足球場跑到海邊。

第一次對跑步發生興趣是高中在墨爾本交流時,當時不太情願地隨著接待家庭的小夥伴參加了一趟課後跑步訓練。在雨後初晴的城市公園裡,很多人牽著狗,還有很多人在鍛煉,大概和每年冬天學校趕鴨子似的晨跑活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雖然在附近看到不少足球場,但最容易重啟的運動還是慢跑吧。15年的跑步記錄沒了,但Nike不是還留給我們一句話嘛:「跑者精神決不停,請繼續跑下去,跑道見!」

分類
生活

地球電影院

下午在北雪平視覺體驗中心的球幕劇場看了一部關於太空的3D短片。在35分鐘的時間裡,視線隨著地球一步步進入宇宙大爆炸,再緩緩回到地球。全程解說(這回有英文翻譯)、配樂的節奏都恰到好處,結合了科學、審美和講故事的技巧,彌補了前不久在北京天文館看球幕時的遺憾。要不是放映開始後匆匆趕到的一家三口,差點兒就成了包場。

2010年成立的視覺體驗中心是包括林雪平大學在內多家機構合作的產物,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可以說是大學為社區提供的福利。

晚上太陽還沒下山,就收到極光追蹤軟件的提醒,說之後的一小時可能會看到極光。雖然是空歡喜一場,但還是給即將到來的漫長冬夜帶來了不少期待。

而仰望星空時,這裡就像一座露天電影院,不必眯上雙眼,也能看清北斗七星。夜空中最亮的星,似乎也沒有甚麼分別,因為在繁星密布的夜裡,已經蘊藏了所有的答案。

分類
生活

不學英語的悖論

上小學時趕上北約轟炸南斯拉夫,在整個社會風潮的帶動下,有同學起哄說「不學英語」,被老師痛訓一頓。如今對學英語的質疑再次甚囂塵上。

今天把北雪平的幾個主要博物館轉了一圈,發現很多展覽並不提供英文介紹,市立圖書館的藏書幾乎涵蓋所有語言,但仍以瑞典語為主。周中去了隔壁林雪平的宜家,也是一句英文都沒有。

雖然半個月以來遇到的完全不會英語的瑞典人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但我完全能夠理解當地人只說瑞典語就能活得很好。在一個十幾萬人的城市裡,有充足的文化教育資源,自然有底氣去尋求某種程度的獨立。

越是開放的地方,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就越低。可越是開放的地方,就越不會將英語視為洪水猛獸。這大概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悖論。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不妨重讀一下我在豆瓣獲贊最多的評論,就能明白中文的問題出在哪裡了。

分類
生活

開學

記得高中時一次國旗下演講,我指著學校邊上的居民樓說:「多年以後,當我們從各自的視窗向外望的時候,一定會懷念起這一刻」。後來每次聽到許巍唱「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學期操場」,就會想起當時的情景。

大學英語精讀第一課,作者寫他意氣風發的父親第一次送年幼的自己上學,而當他放學準備回家時,卻發現在校門口等他的父親已經老了。「那只氣球,飛到遙遠的遙遠的那座山后,老爺爺把它系在屋頂上,等著爸爸他帶你去尋找……」

史鐵生說有一天他在地壇讀書,突然聽到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才終於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據說這兩天朋友圈裡都是「送娃上學」。表弟輾轉南寧回到了海口。球王離開了北京,也退了群。而我們在這座平靜的小城裡,學習新的生活。

分類
生活

跳進你的河流

上周末還以遊客的心態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湖邊閑坐,偶爾有皮艇劃過,想起紫竹院的鴨子船。之後就聽說北京水務部門拉出了擬禁止水上活動的水域清單。

前兩天和家人開玩笑說北雪平雖然不大,但甚麼都有,相當於工體、三裡屯、亮馬河,大概還可以加一個798。而圍繞亮馬河的故事似乎成為了北京市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最新縮影。它雖然沒有甚麼特別的景致,但在夕陽下還是很美的。

相比於開車,騎自行車往往更能感受到一條街道的脈搏,仿佛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丈量出腳下的土地。更不要說「跳進你的河流,一直遊到盡頭」的幸福了。在長河裡游泳,早已是上一代人年輕時才有的奢侈體驗。除了曾經失足掉入密雲水庫外,我和這座城市公共水域唯一一次親密接觸是小時候在他人的鼓動下從船上跳進昆明湖遊過一次泳。嚴格來說,這當然是不被允許的。但給我留下的印象卻勝過去一百次游泳館。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甚至在疫情之前室外游泳池就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