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社會

當AI已成往事

對於一個從6歲開始學圍棋的文科生而言,阿爾法狗橫空出世時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以至於那段時間下班後我經常一個人去吃豬腦。

以前在飯館點餐時,雖然不是每一家都像海底撈一樣熱情,但至少食客與餐廳員工之間是有交流的。現在只會聽到「掃碼點餐」幾個字,人就飄然而去了。久而久之,即便再有人和你親切地打招呼,你早已習慣了那種非人的溝通方式,而表現得像個白癡。

誰能想到有一天,你也會懷念那些由人撥打的騷擾電話。當電話客服裡的人工智能可以亂真的時候,你已經不知道自己是否在自言自語。

前兩天看到一個機器人的視頻,無論是表情、動作都惟妙惟肖,科幻電影中的情景或許不久就會出現在生活中,趁我們所有人還能分清彼此不是機器人,多擁抱吧。

分類
音樂

《十萬嬉皮》:從隱身到獻身的一步之遙

既然「文不能測字,武不能防身」,我們到底能做點兒甚麼?《十萬嬉皮》恐怕是當代文青最真實的寫照。

回溯不太遙遠的歷史,如果你的腦子裡有點兒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東西,還能相對安穩地活著,已殊為不易。如果時代重演,大家都會遭殃。但若能苟延殘喘,說不準誰會踏上險途。

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會帶著有限的才華,虛構的勇氣,憤懣或冷漠地度過餘生,看尊嚴和生命哪一個先結束。

分類
電影

《小太陽的願望》:我們或許不是朋友,但還好是家人

大學期間看過不少電影,《小太陽的願望》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部。原來性格、愛好迥異一家人,也可以為了共同的目標,踏上一場追夢之旅。

記不清中學時具體甚麼原因,班主任讓我做自我介紹,我說希望能成為大家的soulmate,並走到黑板前把這個詞拼了出來。後來,才漸漸明白,那些被動形成的關係裡,未必每個人都能做朋友,比如同學、同事,或是家人。

我曾想過一個問題:一家人每周聚餐,聊聊天氣和瑣事。另一家人每年只在假期見面,但可以敞開心扉,深談一年來的成長和感悟。究竟哪一種才是更好的家庭關係。中國式的「孝順」是否真的更加情意綿綿。開不了口的愛是否只是因為「不善表達」。

除掉倫理上的責任,把我們連結起來的究竟是甚麼?也許是我們在彼此身上所花的時間。也許是你對這趟旅程同行人無限的憐憫和溫情 —— 在他們身上,你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分類
讀書

《官場現形記》:晚清版反詐宣傳冊

如果不知道讀甚麼,「《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可以作為起點。其中,《官場現形記》位列第13名。如果晚清也有反詐宣傳任務的話,這本書的下載量一定高居榜首。

提起官場,很多人可能和筆者一樣,興趣不大,所以一直對《官場現形記》避而遠之。但讀後才發現,書中所講的範圍遠不只官場,它就像《清明上河圖》一樣,是一幅社會全景圖。雖然讀書未必能讓你成為「社會人」,但至少能少受些騙,畢竟套路都差不多。

另外,所謂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其實各有所長。《老殘遊記》的中文登峰造極,《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第一人稱視角代入感極強,《孽海花》則是一部香豔的國際關係史。每一本都值得一讀。

分類
音樂

《北京北京》:前門大街星巴克和嫦娥五號

不知從何時起,《北京北京》成了北漂的歌。然而當年朝氣蓬勃的北京,確實令很多人心嚮往之。在天安門廣場放風箏,曾是北京市民最被羡慕的乘涼活動。

「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如今,中國內地已經開了5,100家星巴克,離天安門廣場最近的還是三個街區外的前門大街店。

2007年,汪峰專輯《勇敢的心》發布後四個月,「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13年後,「嫦娥五號」順利從月球返回。曾經遙不可及的距離,已不再是難於登天。而一度觸手可及的理想,如今卻漸行漸遠。

就好比顧城那首著名的《遠和近》:

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