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音樂

春節薦歌之Photography:把愛留在照片裡

為了寫今天這一篇,我聽了幾十首關於春節的歌,但都不如Photograph更能抓住過年的真諦 —— 愛、治癒、回家。

從MV來看,這首歌更像是Ed Sheeran寫給家人的。我總覺得,它的歌詞堪稱英文寫作範本,用詞簡單,但情真意切。一張張照片承載著美好回憶,照片裡的笑容燦爛,愛永遠不會傷人。

就像《為什麼我只記得你》書中所說,「照片是回憶寶庫的鑰匙。沒了鑰匙,恐怕回憶會被永久塵封」。

不知道曾試過多少不同的網盤,但都比不上一本老相冊,比不上「把我的照片放在你的口袋裡」。

虎年的第一個願望不如買一本相冊,明年春節時,可以一起翻看一起回憶,「只有愛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Loving can heal
Loving can mend your soul

And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I know

祝所有的讀者新春快樂、闔家幸福、心想事成。

分類
電影

春節觀影推薦之《貝利葉一家》:好音樂不需要聲音

每年春節一家人打麻將時,我爸總會十分費力地找出一部平時他也不會看的文藝片,在沙發的一角獨自欣賞「默片」。之後,我姑父會換一個警匪片,再把聲音調得好大……

如此說來,《貝利葉一家》應該是我爸的春節首選。首先,它是一部溫馨的家庭片,適合全家人一同觀賞。其次,影片中貝利葉夫婦和他們的兒子患有聽障,需要女兒做手語翻譯。在節日觀看,不會淹沒在嬉笑和洗牌聲中。

在這部法國電影中,身體的缺陷並沒有讓貝利葉一家成為隱形人。儘管艱辛,他們依然可以有尊嚴地活著,還能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並不是以一個符號的身份,而是真實存在的人)。

故事的結尾告訴我們,真正好的音樂甚至不需要聲音。如果你的家人願意和你一起看完這部電影,那麼你的每一天都是除夕。

分類
讀書

《九三年》:我的啟蒙書

要不是先看了郭濤主演、根據雨果《九三年》改編的同名話劇,我可能不會讀完這本書。與《悲慘世界》《基督山恩仇記》等名著相比,這本書涉及法國大革命的複雜歷史,讀起來稍微晦澀一些,但絕對值得一讀。

林達的巴黎遊記就是圍繞這本書展開的。《帶一本書去巴黎》,帶的就是《九三年》。

為什麼突然想起它呢?因為我發現有些人讀了不少書,也看過一些小眾電影,可能是一般人們所說的文藝青年。但我們之間最大的分歧或許能從這本書裡找到原因。

我的理解是,一切偉大的文藝作品歸根結底都是「悲天悯人」四個字,就像雨果《九三年》裡的不朽名言:「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林達在書中說,當年曾以為比別人更早醒來是因為自己更有悟性,其實不過是掌握了更多「信息資源」的特權,比如有一個晚上的機會讀《九三年》……

分類
電視

追光吧!是血光?

之前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因為最近一個人在家辦公,有時會打開綜藝節目作背景音。前兩天電視裡剛講完相聲,就開始慘叫,還有捅刀子的聲音,感到一陣不適。今天又重放了一遍,想看看這部號稱致敬緝毒員警的「微電影」在播放前是否有任何文字提示,結果甚麼都沒有。「追光吧!」,難道追的是血光?

周末黃金檔(東方衛視每周六20:30),一家老小坐在電視機旁,竟能看到如此暴力、血腥的畫面?作為參照,根據香港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網站的搜尋結果,《無間道》系列都屬於第IIB級影片(青少年及兒童不宜)。我甚至不相信張衛健們能對此毫無知覺。

那個曾剪掉痛仰樂隊、剪掉金星的東方衛視沒有一個人覺得不妥而站出來說一個「不」?這期節目播出一周來沒有一個網友提出質疑?可能根本就沒有人看吧。我不小心看到了,也不能假裝甚麼都沒發生吧。

看看今天限制了甚麼,又容忍了甚麼,就知道我們會有怎樣的未來。

分類
讀書

快樂春節的秘訣

在麥當勞等餐時想起了多年前讀過的《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加工食品大多都是垃圾」、「食品廣告只是在玩文字遊戲」、「美味來自鹽、糖、脂肪的巧妙組合」。道理我都懂,但依然沒有阻止我走進快餐廳。

小學曾有一段時間要求在學校吃營養餐,針對學生和家長反映午餐不好吃的問題,當時的校長呼籲大家理解,因為「有營養的飯菜肯定不好吃」。早在90年代就道出了健身愛好者的心聲。

其實甘願吃草靠的也不全是毅力,身體狀態好時更容易接受食物的原味。反之,身體越差、心情越壓抑,就越渴望垃圾食品。有點兒像小王子碰見的那個醉鬼,靠喝酒來忘卻喝酒的恥辱。

又到了置辦年貨的時候,一定要多備一些快樂水,配上電視裡跳的快樂迪,讓我們一起向快樂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