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社會

從《倪煥之》《驢得水》到周軼君的眼淚

一堂中學美術課後,我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因為課上老師讓畫手,我畫得實在不像,就加了好多毛,最後在下面寫了兩個字:熊掌。

周軼君在拍攝《他鄉的童年》時落淚,就是因為她畫完一幅畫後,聽到芬蘭的老師說:「每個人都可以畫,因為這些畫不是用來彼此競爭,所以他們可以用更有創意的方式去看事物,可以在紙上自由地表達自己。」我確實也常夢到別人的畫被老師表揚。

在這一集前面的部分,還提到有學校把課堂搬到了森林裡。而早在1928年葉聖陶連載的長篇小說《倪煥之》中,就有老師提議在學校邊上開闢農場,後來因為怕破壞風水而遭到村民反對。

如今人們更為熟知的鄉村教育實驗是在電影《驢得水》中。在一場荒誕的鬧劇背後,支撐起這個「草台班子」的教育理想也被嘲笑得體無完膚。超越社會現實去談教育,恐怕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情之一。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上學讀書不過是為了能找個地方摸魚,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