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开学

记得高中时一次国旗下演讲,我指着学校边上的居民楼说:“多年以后,当我们从各自的窗口向外望的时候,一定会怀念起这一刻”。后来每次听到许巍唱“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就会想起当时的情景。

大学英语精读第一课,作者写他意气风发的父亲第一次送年幼的自己上学,而当他放学准备回家时,却发现在校门口等他的父亲已经老了。“那只气球,飞到遥远的遥远的那座山后,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等着爸爸他带你去寻找……”

史铁生说有一天他在地坛读书,突然听到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才终于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据说这两天朋友圈里都是“送娃上学”。表弟辗转南宁回到了海口。球王离开了北京,也退了群。而我们在这座平静的小城里,学习新的生活。

分类
音乐

另一首《九月》

“我想到昨天风吹动的夜晚,坐在我身边我所有的朋友…….”这是许巍的《九月》。暴雨未至,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毛毛雨。没有被吓倒还坚持出行的人,享受到难得的清凉。

每次聚会,在记忆中定格,仿佛所有参与者会一直聊下去,就像《哈利·波特》中会说话的照片。

反倒是自己作为焦点时,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视角。也许唯有如此,才能将一切进行下去。

晚上踢球时却彻底失去了冷静,当队友千方百计地为我做球时,我却一次次将近在咫尺的射门打飞。可能我们都需要一个未完待续的结局。

和顺道的同学一起打车回家,临别时他嘱咐我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减肥”。很感激我有队友一样的家人,也有家人一样的队友。

“那理想的彼岸也许不存在,我依然会走在那旅途上……”

分类
社会

你的城市还会取悦你吗

8月的西安比北京还要闷热,当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表演开始时体感温度刚从43降到了42度。在万众瞩目下,一男一女两位表演者身着皇家服饰,佩戴口罩,随着热浪前后飘动起来……

无论你是否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当你继续走在这条人头攒动、梦回唐朝的步行街上,看着大屏幕上播放的历史剧、骑在飞机上的兵马俑彩车、舞台上唱歌的业余歌手、一踩就会变色的灯光秀,却无法不为之动容。在北京的街头,已经很少能看到这种为了取悦市民而存在的设计。即便是冬奥会这样的盛事,王府井大街的巨型屏幕上也不曾直播过一场比赛。

如果有许巍在,我可以再待上两个小时,就算中暑也在所不惜。但联想到大雁塔的音乐喷泉、古城墙的灯光表演,且不论审美趣味如何,至少西安还在努力地取悦着它的市民和游客。而关于北京全城燃放烟花的美好回忆早已模糊不清了。

分类
音乐

从《故乡》到《难忘的一天》

说起许巍的歌,有哪些词语会立刻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呢?温暖、轻盈、绝望?中学时曾有朋友将许巍的采访从报纸上剪下来送给我,里面说许巍听到有人在地下道唱他的歌会感到温暖。

已经很久没看到弹吉他的街头歌手,去年家门口小饭馆聒噪的现场表演突然响起《故乡》的前奏时,还是忍不住唱了起来。在这首歌的最后,许巍仿佛用最简单的几句词写出一个女人最美的样子。“你站在夕阳下面容颜娇艳/那是你衣裙漫飞/那是你温柔如水”。

前几天,一位不再拥有姓名的歌手弹唱了《难忘的一天》。我才突然反应过来,也许这正是《故乡》的延续,“风吹起的青色衣衫/夕阳里的温暖容颜/你比以前更加美丽/像盛开的花”。前者写梦中的重逢、后者写邂逅的回忆,不知哪一个更虚无缥缈,哪一个更刻骨铭心。

人们总会说某些歌手的风格太过单一,但如果一路听来,就像是一部电影,有铺垫,也有闪回,“我爱这精彩的电影/如梦幻如空花”。

分类
音乐

《时光·漫步》:从精彩到平淡

还记得《时光·漫步》专辑是在普尔斯玛特买的。那时凡是大一点的超市,都有一整面墙的CD和磁带。

再早之前,有过一张许巍的盗版光盘,大约是前两张的合辑,但歌不全,所以至今对几首不太熟,还一度以为有一首歌叫“青岛”。

对于十四五岁时听的歌,很难去理性分析和评价。那时大概正赶上审美形成,无论是音乐、电影还是书籍,很容易变为成长经历的一部分,以及日后的审美标准。

“别做梦/你已二十四岁了”,从小学听到现在,不觉间这首歌都快二十四岁了。在歌中寻找共鸣,未必非要与创作者年龄相仿。

当年买完CD,就迫不及待地撕开塑封,在CD机中循环播放,最喜欢的一首是《完美生活》,“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想来,那时又何尝不是过着“完美生活”呢?

多年以后,当黄磊在节目中哼唱着“就这样坐着/望着那窗外”,甚至没有BGM响起。恐怕年轻一点的编导都不知道他在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