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第七天

余华的小说《第七天》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许子东曾经评论它“有点困惑于网络比小说更现实,新闻比文学更荒诞”,道出了读者的普遍心声,也正因为如此,《第七天》成为了余华最受非议的小说。但昨日凌晨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却首先让我想到这部小说。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并不像记忆中那样索然无味。要不是刚出版时便读过,一定会惊诧于它的尺度。现实让一部近乎陈词滥调的小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变得犀利异常。如果说《第七天》是对新闻事件不成功地重复和模仿,至少说明当时尚能相对完整地接收并讨论某些社会话题。

也许这就是余华的先见之明,只是不知道现实中的“杨飞”能否同小说主人公一样幸运,还有七天去告别。

分类
读书

《活着》为什么能活着?

关于《活着》的段子有很多,比如余华说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靠《活着》活着,比如张艺谋曾信誓旦旦地说电影《活着》可以过审,还比如余华给《活着》打9.4分,并说“剩下0.6去问问那个豆瓣”。

除了证明余华是个段子手之外,也能透露出几点信息:《活着》的销量不计其数;对书的审查尺度通常比电影大一些;余华的小说还有进步空间。

用许子东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活着》“多厄运、少恶行,多美德、少英雄”。靠道德消化苦难,在侵害面前保持顺从,并把一切悲剧归结为命运,那最好的结果大概也只能是活着。非但没有反思过去,还可能成为未来的“教化”工具,不是比“阿Q”来得更划算嘛。

当然,如果读完《活着》让你在情感上受到冲击,并希望把这个故事“读厚”,那么它“活着”的意义就体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