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还珠格格》可以不看,但这本书值得一读

若是二十年前,我一定不会想要读一本琼瑶阿姨的书。小时候常伴着琼瑶剧中的悲戚声入睡,半梦半醒间仿佛历尽沧桑。而“师生恋”似乎又是一个十分女性化的禁忌话题。

反倒是现在能够比较开放地选书,《喜宝》也好,《窗外》也罢,并没有哪些书是某一性别所专属的。即便不会沉迷于言情小说(或以前很少读的武侠小说),还是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了解世界。

作为校园小说,《窗外》确实写得很美,无论是海峡两岸,还是不同时代,但凡能够正常上课的中学生的生活大致是相同的,所以虽然距离小说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近60年,人们依然能够从中读到自己上学时的影子。

同样地,因家庭干预而导致的不幸婚姻仍比比皆是。对比《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恐怖故事”,尽管台湾在社会层面走在了前面,但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多大改变,所以时至今日《窗外》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还珠格格》可以不看,但琼瑶阿姨这本代表作还是值得一读的。

分类
音乐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呐,你们好不好”

为了避免排号,以前去海底捞总要错峰,吃到一半时通常已经过了饭点儿,餐厅里就会放起《我的未来不是梦》,用张雨生高昂的声音为员工加油打气。

同样是唱给自己的歌,李宗盛为赵传创作的《我是一只小小鸟》则要迷茫得多,从“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到“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仅仅过去了两年。

这首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呐,你们好不好”,让原本的自怨自艾多了几分悲悯。我怀疑李宗盛也觉得这句写得太好了,甚至又以《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为题写了另一首歌,但却少了之前的韵味。

三十年甚至更早以前,即便是冠以“励志歌曲”之名的流行音乐,也不乏对人性的关怀。就像苏芮曾唱的,“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可惜那种大气的曲风早已不复存在。

分类
音乐

你的歌单竟然有这首

歌单大概是随着MP3的流行而出现的。听Walkman和CD机的年代只会问“你最近在听谁的专辑”,而不是“让我看看你的歌单”。初中午休时,有同学会自告奋勇分享MP3里的歌,比如被老师批评后会放一首《算你狠》,连隔壁班都能听得见。

有一次,一个常一起踢球、打闹的朋友放了一首歌,被我嘲笑了很久,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喜欢听这个。但后来不知怎地,他发现我的MP3里也下了同一首歌。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当时忿忿不平的表情。那首歌就是王心凌的《爱你》,只不过那时我们看的MV还是在柳岩主持的《音乐风云榜》里。

和另一个同学“撞歌”是达达乐队的《南方》,他发现我也喜欢这首歌时很惊讶,好像突然遇到知音似的。我也很好奇,他看起来和南方没有什么关系,怎么也会觉得它感人。

反倒是现在一个链接就可以分享歌曲给朋友,只是朋友从来都没有点开罢了。

分类
社会

她是最好的“招生宣传片”

无意间看到我校最新的招生宣传片,酝酿着写点儿什么,不到一个小时再回去看,弹幕已经关了。

杨澜是照例出镜的,但更想写写教过她的吴青老师。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学校操场上。认出她一点儿也不困难,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会像她一样在这莺歌燕舞的校园里普及宪法了。

前不久公司行政强制员工参加人大代表投票时,又想起吴青老师。我上学那会儿,她已经做回了海淀区人大代表,依然坚持每周二接待访民,有一位北大学生帮她做记录,当我提出想要旁听一次,她欣然同意了。

我们学校曾有一位公共课老师出了名的古板严苛,但他教的近现代史从来都只到1949年。难怪后来院里请吴青老师回来讲座,她特地嘱咐年轻人都需要补上建国后的“三堂课”,还讲了不少自己的经历,包括如何因时局变动而由俄语改学英语,并提前毕业以充沛师资力量。

对我来说,吴青老师就是我们学校最好的宣传片。当然,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这重要吗?她的视野远大于这所学校,也超越了这个时代。

分类
足球

黄健翔不喜欢的澳大利亚队又进世界杯了

如果说黄健翔在解说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绝杀澳大利亚时的激动表现是出自一名球迷的真情流露,那么他在赛后连线中对新西兰队的抨击则更像是一套拙劣的外交辞令。

在刚刚结束的世预赛附加赛上,澳大利亚通过点球大战淘汰秘鲁,晋级卡塔尔世界杯。自从归入亚足联以来,从未缺席。正如黄健翔当年所说,澳大利亚“可能拿韩国、日本、伊朗奈何不得,他们偏偏就奈何得我们”。这三支球队,连同沙特早已通过“12强赛”直接获得世界杯参赛资格。

为澳大利亚罚入点球的5名球员中,有4位具有双重国籍。除了技不如人之外,这也是黄健翔不喜欢澳大利亚的原因:“还记得1981我们中国的世界杯预选赛是被怎样的一个烂队挡在了西班牙的世界杯的门外了吗?就是一个跟澳大利亚这样类似的队伍,全都是在英国踢球、生活的,拿了新西兰护照的人。”

只是如今中国队也不再是发海报嘲笑香港队多元背景的那支球队。但在国内联赛中对非血缘归化球员的区别对待还是体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些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并不会因为实用主义而消弭。

16年前,黄健翔将积累了25年的怨气撒在了澳大利亚身上,那一刻他可能忘了自己早已不是13岁的看球少年。如今很多当时还未出生的球迷在评论区为澳大利亚送上祝福,他们对这支“亚洲球队”没有任何敌意,甚至也不再会为中国足球有丝毫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