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

被遗忘的北京游戏厅

自从“天堂超市酒吧”因疫情被连篇累牍地报道以来,仿佛这座城市一夜之间知道了夜店的存在,受到牵连的还有购物中心里的游戏厅。

当餐厅和电影院陆续开放后,大门紧闭的游戏厅成为了“自私的巨人”被遗忘的花园,还在经历着盛夏里的寒冬。

在鸟巢附近一家经常因为周边举办各种活动而暂停营业的mall里,店家将所有的夹娃娃机都搬到了游戏厅门口,就像此前餐厅在街边售卖的熟食。这些独自营业的“童工”并没有招揽来太多的生意,反倒显得格外悲凉。

而在几十米远的过道处,几张桌子上放着连接主机游戏的显示屏,有大人带着孩子在开赛车。不知道这些新兴的“主机游戏体验馆”是否会借着游戏厅禁令完成所谓的“弯道超车”,令人困惑的是开关之间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每当看到游乐场或游戏厅熙攘的人群,都会想起阿桑的那首《叶子》:“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如今,我们都只被允许各自孤单。

分类
读书

如何快速学习一门语言?

根据美国国务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70多年来的外语教学经验,母语为英语者熟练掌握中文平均需要2200课时。

粗略估算了一下,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到大学毕业,总上课时长应该不超过1000小时。即便不考虑教学方法的问题,单靠课上学到的内容想要流利使用英语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兴趣补足剩余的课时,或重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又该从哪里入手呢。不如先来读一读这本Fluent Forever。

还记得大学第一次上语音课时,老师得知我不会音标后惊诧而又努力保持克制的表情,还不忘重复着自己的信念:不必纠结英音还是美音,我们说的都是Global English(全球英语)。

音标也好,后来流行的自然拼读也罢,如果学到一个新的单词时不能将它准确地读出来,日后都注定要花成倍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作者Gabriel将读音放在首位。

同样是上大一时,我在旧图书馆里面的小书店买了一本专八词汇书,大概也就是背到abandon。那时还没有使用智能手机,更不知道Anki这种“间隔重复”软件。如今,它们似乎都已成为了语言学习者的常识。而书中将单词与网上图片相结合的方法也别具特色。

不论最终的学习目标是什么,Fluent Forever一书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都能够有所助益,但那些课时最终还得靠自己坚持下去。

分类
读书

300部伟大的电影,今天你想看哪部?

持续的高温和桑拿天让人想起十几平米的大学宿舍里没有空调的日子。室友要么打着游戏,要么在看美剧或《康熙来了》。百无聊赖的我虽然也在FTP里看了不少电影,但却很难将它们串联起来。

毕业两年后,罗杰•伊伯特的影评集《伟大的电影》系列才在国内陆续出版。如果早些读到这些推荐,也许就会对影史上的经典多一分了解。

对于一般的读者和观影者来说,罗杰•伊伯特的影评恰到好处,既不过于艰涩,也不流于表面。书中提到的影片不乏具有思想深度、文艺性强的佳作,也包括《龙猫》等老少咸宜的动画电影。

其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老电影更是别具风情。比如1956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苦雨恋春风》,豆瓣标记看过的仅有2000余人,但它几乎囊括了现今肥皂剧中的全部元素。作者也对其展现出来的并不高明的流行文化给予了颇为正面的评价:

“有些影片将我们的幻想加以夸张,反而让我们看清这些幻想的可笑、看清我们自身的可笑,从而拨开我们眼前的迷障。”

真希望能把这套书送给大学宿舍里的那个我。

分类
读书

“这小孩以后不能当兵了。”

作家陈忠实曾写过一篇散文,怀念一位仅有一面之缘的教务处老师。当年他因为家里穷不得不休学一年,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再三询问、叮嘱后帮他办理了手续,却默默流下眼泪。

之所以想起这篇文章,是因为在微信读书飙升榜上看到一本叫做《我就想做班主任》的书。作者于洁老师在书中分享了20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历。

她的第一届学生小龙被学校处分并记入档案,这在九十年代本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一位老教师的无心之言却一下点醒了她:“这小孩以后不能当兵了。”初出茅庐的新手班主任这才明白,新兵入伍要从初中阶段开始政审……

一年之后,当另一名学生小松也面临同样的处境时,于洁老师赶忙通知孩子的父亲安排转学,这样就能避开处分。只是因为看到小松在作文里写过一句话:我将来想要当兵。后来果真收到小松从部队寄来的贺卡。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于洁老师因为自身的成长经历,很能照顾到来自单亲家庭孩子的情绪,她写道:“甚至连语文书上一篇写一个单亲家庭孩子悲惨遭遇的课文,也被我完全忽略掉,坚决不教。”

王兴医生曾经说,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下,能否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医生,并且做医生心中合适的病人,选择了合适的治疗都要看缘分。对于教育系统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分类
社会

热点

在百家号App的首页可以看到“热门事件”排行榜,还贴心地注明了内容稀缺、中等或饱和,指引创作者按需生产。相比之下,公众号则要含蓄得多,但并不影响它在后台采取类似的操作。

对于大多数作者而言,文章阅读量的下限取决于真实的粉丝数量,而上限则要看公众号后台的推送力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蹭热点”依旧是获取流量的不二法门。

同样的道理,针对某一具体事件,当你看到某种观点(或情绪)占据上风的时候,也很有可能是因为得到了更多的推送。这就好比两拨人吵架,一拨被调低了音量,甚至消了声,一拨却用起了高音喇叭。

一个热点从制造到刷屏,几乎不需要任何时间,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完成的。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来说,都有必要了解这一生产机制。至于打算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就看每个人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