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祝Anita在新工作中好运!

经过一周的休息,学校在公告栏中更新道:“教师Anita将离开北雪平的SFI,我们感谢她在此期间的贡献,并祝她在新工作中好运。”

如此说来,上周应该是赶上了她的最后一次网课。自从转到灵活班以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当周的老师。如果非要说Anita和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她今年71岁了。

在瑞典语中,退休的人是pensionär,字面意思是“领养老金的人”。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这样的表述似乎过于直接了,但其实在欧洲语言中很常见。因为工作多年而享受退休金等福利是人们的正当权益,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一个几乎不存在年龄、性别歧视的环境下,人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工作节奏,规划自己的生活。

每次上课的时候,Anita会在Google Meet上选择一个简洁而温馨的虚拟背景。她也是唯一有耐心将课文从头至尾读两遍的老师。虽然不知道她跳槽去了哪里,都祝福她在新工作中一切顺利!

分类
生活

“我避开邻居”

在某学习平台上有一个专题叫做“瑞典语中常见的400项日常活动”,其中早上的活动包括起床、刷牙、吃早饭等,直到锁门、等电梯以及“避开邻居”。

让人不禁想起《芬兰人的恶梦》:“你正要出门,却发现邻居在走廊里;你刚与邻居打过照面,没一会儿又碰见他了。”

在现实中,确实会出现明明听到邻居开门,却不见人影的情况,因为邻居也听到你开门了。

路上碰到迎面走来的陌生人,要么避开眼神,要么点头示意,但也有例外的时候。因为中国超市的购物群每周集中送货一次,取货时难免遇到同胞,似乎每个人都在打量着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但彼此却从不打招呼。

就好像瞬间回到了国内的老小区,总会有人盯着每一辆进来的车,还不忘评点一番。就像何勇在歌里唱的:“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从这个角度来说,“避开邻居”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当然,并不是说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拒人千里。前两天水塔统一更换水阀,维修的大叔主动和我聊了起来,我说在大城市住久了很喜欢北雪平这样的地方,于是他就很热情地问我们是否考虑搬到这边生活。

分类
生活

瑞典最受欢迎的汽车

今日立秋,也是瑞典希尔维亚王后的命名日,全城的公交车和有轨电车又插上了国旗,在最高七级的寒风中飘动。

上周回来的时候已经感觉是秋天了,草地上不再有晒太阳的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蘑菇。

再次告别中华美食之后,最有味道的东西变成了咸甘草味的汽车糖,它也是除了化掉的巧克力之外我唯一能想到的伴手礼,“看,它的包装上面写着‘瑞典最受欢迎的汽车’。”我曾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家人介绍道。

据说昨天日落后人民公园放起了露天电影,但这样的天气已经很难说服人们在这么晚出门。

眼看就要到了去年来的时间,也算是经历过了小城的一年四季。但动辄就是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又怎能说清哪些是正常,哪些是不正常呢。

分类
语文

什么是“画公仔画出肠”?

上周读刘绍铭学会了一句“白鸽眼”(就是势利眼的意思),今天又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读到“画公仔画出肠”,也是很形象的表达。

比如金庸曾撰文嘲讽张纪中版《神雕侠侣》的编剧之一,为了使原作更加“完备”,而加了一幕又一幕丘处机教杨康的场景。金庸说:“广东人有句俗语,极好的形容这种艺术上的愚蠢,叫做’画公仔画出肠’。画一幅男人、女人的图画,比方说画一位美人吧,为了表达完善,画了她美丽的面容和手足之外,要再画出她的肝、大肠、小肠、心、胃、肺、胆,觉得非此则不完全。”

英文中也有类似的习语“gild the lily”(给百合花镀金),源自莎士比亚戏剧《约翰王》:“把纯金镀上金箔,替洁白的百合花涂上一道颜色,……实在是浪费而可笑的多事。”

遗憾的是,当我们的语言中充斥着“大肠”“小肠”“金箔”之后,再读什么经典都觉得“口中淡出鸟来”。

分类
音乐

你能听到我吗?

成立于1990年的Kent乐队大概是所有瑞典语学习者都绕不开的名字,他们最有名的一首歌就叫做Sverige(瑞典),“欢迎,欢迎来到这里,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在哪。”比《北京欢迎你》还要早6年。

尽管在北欧Kent常与U2和Coldplay相提并论,但始终没能在更大的市场获得成功。甚至有学者评论道“在文化和地理上距离瑞典越远,Kent的相关性就越小。”

然而,这并不影响四千多名豆瓣网友为Vapen & Ammunition专辑打出了9.1的高分。姜昕也曾在专辑《我不是随便的花朵》中一口气翻唱了其中的两首歌。Sundance Kid中的几句Hör du mig? Hör du mig? Kan du höra mig?(你能听到我吗?)更是让人想起朴树在《九月》中相同的追问:“Can you hear me?”

如果说和罗克塞特有一面之缘的话,Kent的音乐更像是在时空中等候一个雨后初晴的早上,让你想起“你是谁,你又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