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视

有怎样的《开端》就有怎样的结局

不知道看完电视剧《开端》你是否想起另一部国产悬疑剧《沉默的真相》。为了让真相不再沉默,剧中的前检察官和律师不惜策划了一起“地铁抛尸案”,才在公众的关注下一步步揭开谜团。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开端》最后一次循环时,李诗情没有早些拿出王萌萌的照片,而一定要等到爆炸前一分钟才说,是否她想要帮王兴德夫妻和警方谈判呢。

同样,李诗情擅自开始行动,也是在为每位乘客争取最大的福利。因为此前的循环,她了解到每个人的脆弱和心结。有的需要和父母或子女和解,有的需要见义勇为奖金,有的需要流量,所以最后一次循环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当然,同样乐见其成的还有警方。为什么只有在最后一次虽然怀疑却仍然放俩人走。在无人伤亡的情况下,破获了公交爆炸案,还为一起旧案洗了冤,何必还要再多事呢。

甚至对证人来说也是如此,王萌萌的父母坐了牢,她妈妈的顾虑也就此化解。而王兴德在狱中和仇敌擦身时意味深长的一瞥,也暗示他得到了最想要的结果。

从结局来看,那个无限符号更像是两个圆环,圆滑而通透。和谐社会,皆大欢喜。

分类
电视

《大妈的世界》:如果没有爱好,老了只能当韭菜?

昔日的玉兔精摇身一变成了跳广场舞的女魔头,李玲玉为我们打开了《大妈的世界》。且不论这部每集5分钟、共20集的短剧拍得如何,以退休生活为主题的影视剧越多越好,中老年人的荧幕形象越多元越好。

道理很简单,传统家庭剧中对公婆、岳父母的刻板印象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仿佛不够胡搅蛮缠就没资格做老人。

相比之下,美剧《摩登家庭》里的Jay告诉你一个老头可以有多浪漫、多酷。韩国电影《诗》里的美子告诉你一个老太太可以多文艺。至少,一个人退休后要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子女身上。

《大妈的世界》为广场舞大妈平了反,智斗保健品推销员、勇夺甜点大赛冠军,但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做韭菜的命运,在养生、理财、盲盒和互联网的夹击下,无人能够幸免。

若没有一个终身爱好,又没有完整的价值体系自我接纳,我们都太容易成为“被诱捕的傻鸟”。所以,也别只是忙着挣钱,不然等到被割完的那一天,我们都将一无所有。

分类
读书

《人生需要揭穿》:爱情需要尊严

如果一本畅销书出版十年后,你依然记得里面一两句话,还愿意把它推荐给朋友,那么这本书对你的影响恐怕不亚于一本经典著作。

重新翻看《人生需要揭穿》的第一篇,丁丁张说在一个月亮很大的晚上,看到三条相同的微博:看今晚的月亮,到底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出自王菲《当时的月亮》)。

如果你从没听过王菲、张悬,看过廖一梅,也无法通过虚构类书籍(小说、诗歌、戏剧等)获得丝毫愉悦,那么认为这本书很矫情也不足为奇,恐怕也不必读下去。

而如果你觉得自己心思细腻、情绪丰富、共情力强,或至少不排斥文艺的表达,又受到感情的困惑,不妨读一读这本小书。因为之前推荐的《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只有英文原版,作为替代,这本2012年出版的中文畅销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这本书最大的现实意义是帮助人们摆脱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控制。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爱情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在这一点上可以信任丁丁张。

分类
生活

拦住那辆公交车

随着电视剧《开端》的走红,公交车仿佛突然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如果说地铁是上班族的首选,那么公交车更像是一个微型社会。比如在南城坐公交,就有更高的几率听到老北京聊天。

现在住的地方边上有个市场,方圆10公里的人(尤其是老人)都会坐公交来买菜和日用品。遇到同样刚买完菜的乘客,自然就会聊起来:“您这茄子多少钱一斤?”、“哎呀!买贵了!”、“家门口的市场都给关了,只好跑这么远”……

虽然没有遇到剧中警车拦停公交车的场面,即便查酒驾也会招手让公交司机通行,但的确和公交“飙过车”。曾经为了赶上换乘或末班车而让后车加速行驶,成为了坐公交时少有的刺激体验。

前一阵坐公交下班回家,总赶上司机在最后几站故意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行进,以保证不会提前到站。着急回家吃饭的乘客都苦不堪言。我拨通了车上投诉的电话,后来车队的领导耐心但官气十足地承诺会对司机师傅进行“教育”。我说算了吧,我打电话是建议调整这种安排,并不是针对司机……

刚发现Apple Music中有一个“坐公交”的播放列表,里面的音乐足足有6个小时。以后大公共无论怎么爬都不怕了。

分类
读书

​《为什么我只记得你》:制造幸福的工厂

我并不排斥读自助类书籍,它有时和成功学是完全相反的。比如《为什么我只记得你》讲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首先要感谢这本印刷精美、配图明快的小书,因为我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读完一本纸质书是什么时候了。它还让我想起外语学习书Fluent Forever,毕竟有关记忆的原理都差不多。

无论介绍书还是电影,都希望感兴趣的人能真的找来看。所以很少去总结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更何况这是一本关于创造美好回忆的书,还是由你自己来探索吧。

那就随便聊一聊作者在书中举的几个例子。为了证明“第一次”对创造记忆的魔力,作者提到他16岁去澳大利亚时才第一次吃到芒果,因为当年丹麦还没开始进口芒果。

我猜你一定吃过芒果,但是有没有可能重新制造关于芒果的回忆呢?我建议下次试试闽南人的吃法 —— 蘸一蘸酱油。

同样是水果,作者说可以抱一个菠萝上演讲台,别人会永远记得你。还记得中学参加体育部长竞选时是全校直播,我曾经对着现场同学和摄像机问了两个问题,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我说:“喜欢足球的请举手,认为喜欢足球需要理由的请把手放下”。

且不说这问题现在看来有多尴尬,但当时确实选上了,也如愿组织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足球比赛。

关于对音乐的记忆,书中提到有研究表明,成年人的音乐偏好在青春期基本上就固定下来了,和我之前判断的差不多。

所以,我在这里苦心推荐的音乐,多半只是青春记忆的重复,无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在你听来可能都只是噪音。

但也没关系,因为书里还援引了美国诗人玛雅·安吉罗的名言:“人们会忘记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给他们的感受”。但愿这些文字给你的感受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