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的养成
成为某队的球迷着实需要些缘分,有时相对容易,比如支持本地的球队。我从6岁起看国安。虽然从没买过年票,但因为工作,在国安热身赛中捡过球,也算是一种圆梦吧。有时纯属巧合,刚好在某个时刻被某支球队吸引。对我而言,就是2000年欧洲杯的葡萄牙。
为什么说是球迷文化呢,去工体看球的真是男女老幼、拖家带口。也有很多人把看国安比赛当作来北京旅游的一部分。不知道工体下一次人潮涌动会是什么时候。
相比之下,我去鸟巢看过巴西队的国际友谊赛,也去五棵松看过NBA季前赛。水平虽然高,但我作为观众坐在下面,连喊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奥古斯托,没有翟晓川,还看什么劲呢。
虽然20多年来我对葡萄牙国歌已经十分熟悉,但真让我去现场支持C罗——还是先赢了土耳其和意大利进世界杯再说吧。
脱口秀之野球场
难道球场的顶棚不能再修高一点吗?当我在场边这样想的时候已经没剩多少力气了。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我们是在一座立交桥下面。
气温已降到个位数,灯光球场上的男人还在尽力奔跑着——他们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也来自微信、58同城、百度贴吧和探探(此处为工作单位)。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些伤病,肩伤、膝伤、脚踝伤,还有痔疮。
有次踢完球回家,我姑父问我,你们踢球不玩儿点?同时做出数钱的动作。我们既不是公园里打乒乓球的大爷,也不是果岭上打高尔夫球的大叔,对那东西没兴趣。但也确实会赢点什么,比如一声“啊”,或者加上一句“牛逼”。
从本质上看,这些人和放学不做作业踢球到天黑的孩子没什么区别,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后,面对一个抓狂的女人,他们都会狡黠一笑,然后说“明天早上做”。
后记:我们的球队前前后后已超过10年的时间,人也是来来去去不知换过多少回。但无论如何,纯粹基于爱好而走到一起的人越来越少,每一次相聚都是一种缘分,谁也不确定哪一天是见到谁的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