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鲁迅与兽迅

在电影《像鸡毛一样飞》的开头,陈建斌饰演的诗人欧阳云飞因为幽闭恐惧症下飞机时拿错了包,被警察带去问话,当得知他是诗人后,警察甲问警察乙,“你听过这人吗?”“没有。我,听说过高尔基。”“高尔基不是诗人,李白才是诗人。”

之所以写这段可以倒背如流的台词,是因为自从我把文章分享到我们的足球群后,就被队长戏称为“鲁迅”,然后大家就开始鲁迅长鲁迅短地叫我。

在电影的中段,欧阳云飞为了帮朋友陈小阳卖黑鸡蛋,在酒吧拉赞助,之后的独白也提到鲁迅。他说,“我们小时候都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个文学家像鲁迅那样。而陈小阳的理想每年都变。所以他的理想已经实现了很多次,而我的理想,还依然是个理想。”

我的理想不是当一个文学家,因为从小就不知道长大后要做什么。鲁迅作为语文书里的符号,也没有特别地吸引我。直到近几年听了许子东老师在《看理想》的音频节目,才有机会重新认识鲁迅。

听到讲《阿Q正传》的那一集我正一个人吃田老师红烧肉,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许老师说:“在鲁迅的笔下,奴隶是生态,奴才是心态,奴隶是被动的,奴才某种程度上是主动的。奴隶变奴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在奴隶生活当中寻找到乐趣、赞叹、抚摩、陶醉。第二,不仅被比自己强的人欺负,也会欺负比自己弱的人,就是见狼显羊相,见羊显狼相。第三,起来以后,也希望做主子,也要有自己的奴才。”后来我将这段感受写在了节目留言中,还被许老师念了出来。

前几天在豆瓣里看到一个帖子,说淘旧书时搜错别字可以捡漏,比如现在搜“兽迅”还有如下结果。不然以后队里干脆叫我“兽迅”吧,反正在队长面前也经常“受讯”,这点倒是和欧阳云飞差不多。

分类
读书

《作文七巧》:一本好看的作文书

我们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北京的符号》,具体怎么写的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在结尾处紧贴时事地写了一句“志愿者的微笑将是北京最好的符号”。后来,类似的话成了08年北京奥运的宣传语,而我的语文却得了低分。

之前写过中学语文课让我们对老舍等作家敬而远之,原来这种情况在两岸三地并不罕见。王鼎钧先生提到《作文七巧》一书的缘起,就讲过类似的故事:“有人对我说,他本来对文学有兴趣,学校里面的作文课把这个兴趣磨损了、毁坏了!我听了大吃一惊。”

于是有了这样一本好看的作文书。说它好看,可能是因为我对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兴趣浓厚。说起英文写作范例,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些知名的外刊杂志。而从哪里才能学到好的中文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王鼎钧先生的《作文七巧》等作品其实早已提供了答案。无论你正在经历紧张的学习,还是希望弥补某种遗憾,花两三个小时读这本书都会让你感受到中文的美好。

分类
读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全都是泡沫

往年“破五”的炮声比除夕更响更密,可见人们求财的意愿最为强烈。早在上大学时,我就和同学说,这并不稀奇 —— 社会越自由,成功的标准才会越多元。就像崔健唱的,“可是我们生活的这辈子/有太多的事还不能干呐”。于是,物质财富成了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

谢天佑先生在总结历史时发现,在传统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下,臣民们形成了“保生存、求富贵”的心理和行为。

从“恭喜发财”到“祝你暴富”,靠赚钱改变命运的道路越走越窄。盖茨比似乎成为无数青年的“奋斗目标”。但是“暴富”的盖茨比并没有买来尊重,也没有买来爱情。如果有机会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知他是否会唱一曲“全都是泡沫”。

更可怕的是,人们一面嫌贫爱富,一面又随时准备“杀富济贫”。《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仿佛预示着未来,“我们奋力搏击,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冲退,回到了过去”。

分类
读书

《局外人》:重新来过

非典停课时在家读《鼠疫》,但印象更深的是合订在同一本书中的《局外人》。又过了差不多15年的时间,全世界因为另一场疫情陷入停顿。

直到现在,我仍觉得西西弗神话是最符合人类境遇的隐喻。我们周而复始地推巨石上山,再看它因自重一次又一次滚落。

今天在节日空旷的路上无意听见一对父子的对话。大概上小学高年级的儿子一本正经地问他爸爸:“如果你的生命还有一炷香的时间,你会做什么?”

我没有听见他爸爸的回答,只希望那个孩子没有挨揍。当我们第一次思考严肃问题的时候,都应该被善待。

在《局外人》的最后,在临刑前,“我”突然理解了妈妈为什么要在晚年找一个“未婚夫”,为什么又玩起了“重新开始”的游戏。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而“我”也准备好把一切再过一遍……

分类
读书

《九三年》:我的启蒙书

要不是先看了郭涛主演、根据雨果《九三年》改编的同名话剧,我可能不会读完这本书。与《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等名著相比,这本书涉及法国大革命的复杂历史,读起来稍微晦涩一些,但绝对值得一读。

林达的巴黎游记就是围绕这本书展开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带的就是《九三年》。

为什么突然想起它呢?因为我发现有些人读了不少书,也看过一些小众电影,可能是一般人们所说的文艺青年。但我们之间最大的分歧或许能从这本书里找到原因。

我的理解是,一切伟大的文艺作品归根结底都是“悲天悯人”四个字,就像雨果《九三年》里的不朽名言:“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林达在书中说,当年曾以为比别人更早醒来是因为自己更有悟性,其实不过是掌握了更多“信息资源”的特权,比如有一个晚上的机会读《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