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周末晚上,地铁里人不算多但没有座位,就随便靠在首节车厢的最前端。没过两站上来了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又高又瘦,眼神坚毅,挤到我边上,开始朝驾驶室看,但那里已经不是过去的透明玻璃了,不知道他还能看到什么。

过了一会,一个中年女人走过来,应该是他的母亲,把手里的口袋递给他拿。不久,那孩子就开始在地铁里来回踱步,他妈妈跟在后面,但总保持着一些距离。

在这座数千万人口的城市里,却很难在公共场所看到这样的异常行为。我猜测那孩子可能患有类似自闭症的疾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母亲,看似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机,但注意力大概一刻也没有离开儿子。

那若远若近的距离让我想起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他的妈妈:“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我不知那个孩子在地铁里看见了什么,或是在寻找什么。他的世界或许除了母亲的守护之外,还需要更多的了解。

曾读过一本以自闭症患者为第一人称写的英文小说《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这位15岁的男孩说道:“大多数人都很懒。他们从不会把每样东西都看一看,而只是匆匆掠过,这个词也用来形容撞到什么东西,然后又朝着几乎相同的方向前进,比如两颗轻轻掠过的台球。”

也许地铁里的男孩和书中第一次独自搭乘火车前往伦敦的主人公一样,正在用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而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或许就是不打扰他。

分类
读书

北京并列第二的两家书店

从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到王府井大街的涵芬楼只需要步行10分钟,之所以说这两家书店并列第二实在是因为它们难分高下。

最早去三联的时候它还是北京最有名的24小时书店,和雍和宫的金鼎轩一样,都是三里屯之外的北京夜生活地标。有一次加完班把手机落在了网约车上,司机刚好开到附近,就约好在三联门口碰头。如今,书店楼梯上坐满读者的盛景已不复存在。

商务出版社的涵芬楼书店虽然只有两层,但文史类的选书也相对精良。时间充裕的话,两家书店可顺道一起逛了。

当然,要是问我最喜欢的北京书店是哪家,答案肯定是之前屡次提到的万圣书园。另外,万圣对面的豆瓣书店也值得一去。如果去其他书店还可以随便逛逛的话,那么你绝对不忍心空手离开豆瓣。

至于那些不让拆塑封的书店,虽然能够理解,但是在我心中它们根本算不上书店。

分类
读书

来去匆匆,都不晓得为了什么

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的最后,梁晓声写道,我们“经历了开垦这块神奇的土地的无比艰辛和喜悦。从此,离开也罢,留下也罢,无论任何艰难困苦,都绝不会在我们心上引起畏惧,都休想叫我们屈服……”

同样写上山下乡,史铁生在《插队的故事》中说,当有人质疑知青的感情时,“拍拍良心,也真是无言以对,没话可说。说我的腿瘫了,要不然我就回去,或者要不然我当初就不会离开?鬼都不信。”正是史铁生的这种坦诚,一直贯穿到后来的《我与地坛》,使他的作品有种直入人心的力量。

中篇小说《插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在阅读过程中还是多次让我掩卷(放下手机)而叹。王小波和阿城讲的故事或许更具传奇色彩,但史铁生笔下的人物却真实到无法抗拒。加上他冷不丁的几句抒情或评论,不由得感慨他怎么能写得这么好。

知青运动对于80后已是传说,对于00后更是天方夜谭。史铁生说“历史以自己的脚步在向前走,旁若无人。”如果你对过去、对农村、对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向哪里去有丝毫的兴趣,请千万不要错过《插队的故事》这部小说。

分类
读书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有读者建议我写一写《人世间》,我查了一下,这部电视剧一共58集,原著合计一百一十五万字。于是打算写一篇梁晓声的短篇代表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来交差。

用作者本人的话说,在这篇小说于1982年发表之前,他“不过是一个学习写作的文学青年”,而小说的题目也仅仅是为了称颂。开头处对北大荒“鬼沼”的描述,让我想起电影《雄狮少年》中桩阵前的“擎天柱”,其存在或许只是为了提醒人们要保持敬畏,“总会有一座越不过去的高山”。而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总有人不信这个邪,也不在乎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书中垦荒的知识青年热情、稚嫩,和五十多年后真人秀里渴望恋爱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那些逝去的生命再也不会回来。而那套令人迷惑的话术至今依然受用,就像小说中的叙述者所说,“我们是多么容易激动和被感动啊!”

分类
读书

《活着》为什么能活着?

关于《活着》的段子有很多,比如余华说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靠《活着》活着,比如张艺谋曾信誓旦旦地说电影《活着》可以过审,还比如余华给《活着》打9.4分,并说“剩下0.6去问问那个豆瓣”。

除了证明余华是个段子手之外,也能透露出几点信息:《活着》的销量不计其数;对书的审查尺度通常比电影大一些;余华的小说还有进步空间。

用许子东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活着》“多厄运、少恶行,多美德、少英雄”。靠道德消化苦难,在侵害面前保持顺从,并把一切悲剧归结为命运,那最好的结果大概也只能是活着。非但没有反思过去,还可能成为未来的“教化”工具,不是比“阿Q”来得更划算嘛。

当然,如果读完《活着》让你在情感上受到冲击,并希望把这个故事“读厚”,那么它“活着”的意义就体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