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如何成为小说家?

虽然没有读过村上春树的小说,但并不影响欣赏他这本关于小说创作的书,就像没有读过《活着》,一样可以听余华讲段子。或者换一个更恰当的比方,读《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虽然不能帮助你成为脱口秀演员,但却可以了解李诞们的工作日常。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台版译为《身为职业小说家》)就回答了当代职业小说家如何工作这一有趣的话题。不论村上先生的经历是否具有代表性,凡是对于小说作者天然具有好奇心的人,大概都会感兴趣。

前两天,有球友问我最近怎么不写队长了,我说队长的故事太过精彩,应该留给小说。村上春树就在书里说,小说写完后剩下的素材,他就会用来写随笔。

此外,他还提到了一些与读者交流的趣事,比如常收到来信说一家三代轮流读他的书。这对出版社而言或许不是什么好消息,却让作者倍感幸福。

而对于有志从事小说创作的人来说,也不妨读读这本书。或许可以从中捕获一些有益的观念和方法。

分类
读书

茴香豆,冻肉,油豆腐,青鱼干

最近几年读了不多不少中文小说,发现最切题、最感人的还是鲁迅,尤其是这篇《在酒楼上》。所幸的是,它没有入选语文课本。

刚记事儿时,总会在入睡前幻想自己像动画片里的英雄一样浴血奋战(那时应该还没有电子游戏)。直到后来在《笑傲江湖》里读到令狐冲这样的主角,一上来就莫名其妙地被弄了个半死,以至于他在酒楼上一边流血,一边和田伯光周旋的画面至今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部最写实、最不讲武德的金庸小说是创作年代的真实写照。而收录于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则很像一篇武侠小说。无论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还是阴冷而又温情的情节,都仿佛是为失意侠客量身定制的。难怪周作人认为“《在酒楼上》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也许他一直都在酒楼上,等着你来喝一杯。

分类
读书

“轮到你们这代人​了”

前两天因为健康宝弹窗去居委会咨询,遇到一位和我情况类似的邻居,交流后得知她退休前是隔壁大学的老师。在去做核酸的路上,聊起近期发生的事情,她突然说了一句:“我们年轻时赶上了那么多,该轮到你们这代人了。”

没错,这让人想起《芙蓉镇》的结尾:“五六年又来一次啊——!王疯子的声音,是幽灵,是鬼魂,徘徊在芙蓉镇……”

许子东老师讲到这部小说时曾说:如果一个读者一点儿都不知道什么是“十年艰辛探索”,那读读《芙蓉镇》吧,大概没问题;如果一个读者只靠阅读《芙蓉镇》来了解什么是“十年”,那大概率上就有问题了。

这句话或许也可以套用在某些亲历者身上。很多人就像小说读者一样,被情节所震撼、被人物所感动,同时迫切地希望合上这一页,安慰自己都已经过去了,最好不要再提起,除非是多年后作为资本向后辈炫耀。

而江鹅曾对身处海峡对岸,受过类似刺激的阿公有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描述:“我推想,阿公心中巨大的不安,靠的肯定不只是某一事件的喂养,能让一个人怕到终身不提自己的害怕,那恐怕是更多暗黑的见闻。”“我猜是那些我根本无从想象的周旋,让阿公决心成为无声的公民,安静得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只是,在那个时空背景下,他的沉默反而为自己打上一盏探照灯,成为我的历史舞台上说出最多故事的那一个。”

分类
读书

“慢慢儿吃!”

球队的西班牙助教不知从哪儿学了一句“好胃口”,每次开饭前都要说。扶霞在新书《寻味东西》自序的结尾处终于为我解开了这个疑惑:

“还有好话一句想奉送给各位,遗憾的是在英语里找不到合适的措辞,所以,送您一句法语:bon appetit(好胃口)!土耳其语:Afiyet Olsun(用餐愉快)!还有中文:慢慢儿吃!”

大概西语里也有类似的表达。而“慢慢儿吃”确实比“好胃口”更像中文。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这位曾经的西甲主帅。

扶霞不仅中文好,对中餐的理解更是超乎常人。比如陈晓卿在推荐序中提到的,传统上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穷才吃下水,而扶霞认为这是“敬天惜物”,“更何况,它的口感多么美妙。”不知你是否怀念有爆肚的日子。

当然扶霞不只是一个被“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征服的英国人,她也时刻提醒我们放下成见,用类似的宽容和耐性去体会“西餐”。

如果说《鱼翅与花椒》最打动人的是当年扶霞等留学生融入成都街头的市井生活,那么随笔集《寻味东西》则延续了她作为东西方美食文化使者的己任。不管是绍兴臭霉菜,还是英国臭奶酪,都祝你“慢慢儿吃”。

分类
读书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小说

为公众号文章填写“原创声明”时,可以选择文章类别。其中“小说”类别下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比如“历史/历史架空”“快穿小说”“种田文”……不知从哪天起,“小说”一词已经特指“网络小说”了?

作家毕飞宇在北大演讲时说:关于审美,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句话是对的,也是错的。如果说这句话的是一个卖萝卜青菜的大妈,这句话简直就是真理,但是,一个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大学生也这么说,这句话就是错的。我们不能知其然,我们要知道所以然。

巧的是,我上一回听到有人眉飞色舞地谈论网络小说,正是一位北大毕业的同事。

我完全理解有些阅读单纯是为了消遣,只是不知道长期浸淫于此类文字之中是否还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好。

比如,之前介绍过的《插队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话:

豆钱饭就是把黑豆在碾子上轧扁,然后兑上充足的水,熬成粥。也叫钱钱饭。因为黑豆轧扁了样子像钱吧?人缺什么想什么,什么都不缺的就写一条“艰苦奋斗”的字幅挂在客厅里。

不知道你读到它时是怎样的心情,我当时的反应就是无论多少短视频也不能带给我这样的震撼。

收录了毕飞宇多篇演讲的《小说课》正是为了将这种震撼带给更多的人。江鹅在接受采访时也毫不掩饰对这本书的喜爱,认为作者把“他的人生”都融进了对小说的解读里。

如果你觉得纯文学作品比通俗文学更枯燥,那不妨读一读这本《小说课》,保证畅快淋漓,让你想要去探索那些真正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