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

《人在囧途》:最后的童话

12年前,香港导演叶伟民拍摄的电影《人在囧途》很好地平衡了现实与幽默,既不过于狗血,也没有特别沉重,是一部带有温情的喜剧电影。而徐峥随后拍摄的几部“续作”则相形见绌,要么彻底脱离现实,要么难以打动人心,从“困窘”变成了“尴尬”。

在影片中,不谙世故的王宝强和良心未泯的徐峥在春运时坐遍所有交通工具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途中,这两个平日难有交集的人成了患难之交,在篝火边一起吃起了年夜饭。即便是在影视剧中,这一幕也变得愈发稀有和珍贵了。更多的情况下,就像《三十而已》中每集末尾处的一家三口,与顾家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却永不相交。

我们不能希冀于被剥夺受教育机会的人都保持良善,也不能指望财富增长自然会带来慈悲。但依然无法想象一个所有阶层都笃信丛林法则的社会将走向何方。《人在囧途》就像最后的童话,虽然“都是骗人的”,但依旧美好。

分类
电影

《青春变形记》:皮克斯动画的华人故事

皮克斯最新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里的故事似乎有点儿傻,就像青春一样,但情感是真的,恐惧也是真的。

刚好上午读到《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里的一个案例,三十八岁的娜塔莉为了改善母女关系,鼓起勇气将真实感受告诉母亲,比如自己分手后不时会陷入抑郁。她的妈妈听完后却只说了一句:“哦,我过得挺好的。”

在那一刻娜塔莉才突然意识到,她的痛苦感受对于母亲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母亲甚至不会承认自己也会痛苦。所以当娜塔莉情绪低落的时候,她的母亲似乎感受到了某种威胁。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但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不快乐时,也能接纳他们的感受,并教会他们用人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表达所有的感受。

青春期少女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华人家庭相对高压的教育方式在《青春变形记》中相互碰撞,其结果却能让所有年龄和不同文化的人反思与父母和/或孩子的关系。这部电影不公映,确实是很大的遗憾。

分类
电影

《死亡诗社》:让你一生难忘的老师

大学期间看《死亡诗社》是源自一位室友的推荐,他的高中老师曾经在班上放过这部电影。我在中学时代没碰上过这样的老师,也没在班上看过电影,教室前的小电视里唯一播放过的文娱节目是韩日世界杯。

想来也许是因为我们的中学太小,只有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老师,才可能出一、两个特立独行的人。不过,给我们上劳技课的一位男老师确实称得上与众不同。简单来说,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听他闲扯,他能把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得绘声绘色,也会分析一些广告设计的理念,总之都是课本以外的趣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正课”老师的面容日渐模糊,反倒是他讲课时的神情仍历历在目。

而我的这位室友一毕业就去了新东方,不知他上课时是否放过《死亡诗社》,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在做老师。

分类
电影

《花束般的恋爱》:小狗之恋

周五晚上去电影院看了最近很火的日本爱情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聊一聊看似合拍的的人为何没能走到最后。

看着恋人的书架微笑固然很美好,但仅靠对书单就认定电影中的小情侣是天作之合未免有些草率。《爱在黎明破晓前》里的两人也聊文艺,但深度明显不同。尽管《花》中的男女同学也都有那么一点儿个性,但两人相互吸引更多还是因为能玩到一起。停留在表面的文艺和看球、玩游戏区别不大。所以男主人公在找到工作后把时间和兴趣转向事业,两人便失去了共同语言。

影片结尾再次相遇的场景,让我想起《爱乐之城》最后的蒙太奇,也想起周芷若临别时嫣然一笑,对张无忌说,“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

因此不必为影片的结局而介怀,更不必对爱情感到幻灭。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情绪。但爱不是理所应当的,李安不是说过嘛,要每天努力去赚取夫人和女儿的尊重,这就是和小狗之恋的区别吧。

分类
电影

《吉祥如意》:我们终将团聚

三年前在电影院看了《四个春天》,它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导演记录父母退休生活的视频合集,一部大团圆版的《路边野餐》,外加贵州旅游及美食宣传片,给人的感动并不亚于类似题材的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

相比之下,《吉祥如意》拍得更专业,内容也更沉重,但绝对值得一看。在前半部分,能看到社会保障的缺位和大鹏的才华,后半部分则能看到戏里戏外的冲突和刘陆的善良,而对于那些极端的批评大可不提。

家庭的变故、逝去的亲人、兄弟的龃龉,不愿回首的过去和不敢畅想的未来,《吉祥如意》将平淡无奇而又循环往复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的宿命意味并不会因大鹏是名人而有所减损,不过是通过影像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传播。

就像影片结尾处的视频和英文名“The Reunions”一样,所有离开的亲人,我们终将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