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停下来,Fika一下

春节前逛完街想要找地方休息一下,就去了中关村大街的星巴克,上楼之后发现店里除了咖啡的香味之外还混合了冬天人群聚集处特有的味道,原来二楼没有窗户,而所有人竟然还都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品味着生活。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他们只是想Fika一下。

Fika就是和在意的人一起喝咖啡、吃甜点。据说瑞典人每天要Fika三次。前两天看到几个瑞典老人在甜品店亲热告别后,一位老太太又独自坐回了原位。我说她待会儿肯定还有一波。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她就在和新来的人打招呼了。

自从逃离出那家密不透风的星巴克臻选店,就想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但没想到最终是以这样的方式。就像梁文道在前几天的音频节目《八分》里所说的,在如今的环境下,你再怎么拼命也未必能做什么事情,还不如大家都悠着点。

与其放任情绪变坏,不如停下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Fika一下。当然,还是找一个空气好一点的地方为妙。

分类
生活

25小时的一天


从昨天起,包括瑞典在内的欧洲多国开始实施冬令时,欧洲股市的开盘时间和欧洲足球的开球时间都将延后一小时。当然,周日并不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度过25个小时的一天,只是之前太小没有印象而已。

1986年5月4日,中国开始实行夏时制。5天后,由100多名歌手参与的《让世界充满爱》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24岁的崔健第一次唱起了“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夏时制在执行了6年之后取消,理由包括“我国东西时差大,全国又统一执行北京时间”,在西部等地区收不到节电效果。对于东西横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的国家来讲,因为冬夏的区别而调整1个小时的意义确实不大。时至今日,新疆的学校都需要在高考前几个月调整作息,以适应按照“北京时间”进行的高考。

至于日本不肯实行夏时制的原因,据说主要是因为“天不黑不下班”的企业文化。写到这里,这25小时的一天也该“下班”了。

分类
生活

电动车的号码牌

距离水塔不远的路边始终停着两辆电动车,每次路过几乎都在充电,后来终于忍不住在应用商店里搜了一下,确实是供出租的共享汽车,但能够查到的车源都在斯德哥尔摩。

在共享单车席卷北京之前,我刚刚考完驾照不久,正赶上共享电动车最火的那段时间,出门办事时经常租一辆电动车,比打车便宜不少,顺带练熟了车技。

再往前几年,有一个已经记不起名字的叫车软件搞活动,用特斯拉做了几天网约车,当时还很新鲜,看着车里的触屏问东问西,而现在经常看到小区里几辆特斯拉停在一起。

相比之下,北雪平的街头几乎能看到各个年代的沃尔沃,不时还赶上老爷车爱好者集体出行。整体来说,电动车的比重并不算高。这里也没有共享单车,只有共享电动滑板车,按分钟计费,随便玩两下都要几十块钱。还好平时出门靠步行足矣,另外我也实在不敢骑这个东西。

分类
生活

买它,还是扔掉它?

阴雨连绵的周六,又去逛了每周只开两天半的二手店,人比上次还要多,抱着婴孩的年轻夫妇、与朋友聚会的老人、独自在咖啡角看书的女孩,比三里屯的多抓鱼循环商店更加生活。

读完《手机大脑》后确实受到一些触动,今天看了一部Netflix的纪录片《极简主义:时机已到》(The Minimalists: Less Is Now)。同样是老生常谈,但依然切题。

多年以前就读过近藤麻理惠的书,教人如何扔掉不需要的东西。当然,任何运动式的改变在个人层面亦是于事无补。这也是为何大部分自助类书籍虽翻陈出新,但仍常销不衰的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说,“买它”的声音远大于扔掉它,以致于扔完之后又买了更多。极简也好,断舍离也罢,如果不能真的成为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可能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标榜或炫耀,从而冲淡它们原本的意义。

“双十一”马上就要到了。买它,还是扔掉它,这是一个问题。

分类
生活

“猪肉的小烧麦”

也许是昨天写的文章得到了某种回应,今天先后两次有人主动打招呼,也算是很有意思的经历。

先是在自助中餐馆里,我打开了几屉蒸笼,想找有没有刚做出来还热的,这时后厨可能实在看不下去了,说有“猪肉的小烧麦”。这是两个月来第一次有陌生人主动和我说中文。忽然理解嫁到美国的马来西亚前同事,满大街想找人说中文的心情。

吃完饭在附近的鞋店瞎逛,突然走来一个大叔,特别礼貌又正式地问我一个问题,原来他看见我穿着Peking的帽衫,问我是不是从北京来,现在住在这里,知不知道北雪平也被人叫做Peking。终于有人看懂了这个梗,还愿意与我当面分享。

也许有时候成见就是因为一次次重复而加深的,如果有一天你来这里看一看,没准儿会认识一个完全不同的北雪平。无论何时,持有更开放的心态都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