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原来每一步都有最优解

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和人面对面下棋是什么时候了,自从AI取代人类登上围棋王座以来,一直很好奇它对业余爱好者意味着什么。这两天终于找了一款颇受好评的围棋应用,体验了一下后AlphaGo时代的人机对弈。

小时候学棋有本书叫《九段的感觉》,看得云里雾里的,也并不稀奇。那时等电脑软件下一步棋可以出门溜达一大圈,而现在却真的可以给你“九段的感觉”。不仅能选择从初学到职业高手的不同难度,还可以在复盘时告诉你每一步的最佳选择和实时胜率。

也就是说,无论两个臭棋篓子下成什么样子,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召唤“围棋之神”支上一招。这完全刷新了过去对围棋教学的想象。

以前看高手过招只觉得十分飘逸,“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如今AI的棋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看似潇洒的招法背后其实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可以通过AI一窥围棋真理,又何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

分类
社会

赋黄码的“赋”

上海最新防疫规定: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赋黄码。其中“赋”字很值得玩味。它的本义是“敛”。中学课本里都学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还有一句,“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除了指“征收”之外,“赋”还有“给予、赋予”之意,通常是由上至下,比如天赋异禀、天赋人权,以及被滥用的“赋能”。而古书里更常见的用法是承诺将土地或食物分给穷人(“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

对比可知,虽然“敛”的时候惨无人道,但“赋”的时候(无论为了笼络人心还是其他目的)终归会提供一些好处,以便领受者可以感恩戴德。所以“赋予”后面很少会跟着一个贬义词。

当然,若一定要保留这种上情下达的威严,又不违背中文的惯常用法,不如将“赋黄码”改为“赐黄码”。至于含有“赐”字的词语,就不用没看过《甄嬛传》的我举例了吧。

分类
读书

“你一般什么时候跑步?”

说起加班,总会想到之前工作的律所里关于一位香港合伙人的传说:他一个人有白班、夜班两个秘书。白天下班后,他就去健身房,锻炼完了再继续上班,等待他的已是夜班秘书。可问题是健身真的可以替代休息吗?

每次周末踢球都是兴高采烈地出门,垂头丧气地回来,即便不伤也是步履蹒跚、胃口全无。一来很佩服踢完球后还可以开车几十公里回家的球友,二来也总怀疑踢球到底是为了什么,反正不是锻炼身体。

带着这些问题,不妨读一读新出版的《锻炼》一书,从人类学的角度了解一下锻炼和躺平哪一个更符合人类的天性,以及更多围绕锻炼所产生的迷思。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和译者曾在同一年参加过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成绩还十分接近,也算是对研究内容身体力行。

当作者询问以擅长跑步著称的塔拉乌马拉人题目中的问题时,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答复:

“追山羊的时候。”

分类
电影

最后的幻灯片

中学时几乎读了保罗·柯艾略所有的小说,其中一本叫做《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所以当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上映时,总觉得有些山寨。但机缘巧合之下,又找出了这部并不算冷门的瑞典电影。

昨天在标题和结尾处分别引用了朴树的几句歌词,而他给我震撼最深的一首歌是《召唤》:“我真的想回来,在我死的那刻,它们在召唤我,我为它们活”。这大概也道出了欧维的心声。无论怎样独立顽强的生命,说到底还是为了别人而活。

毫无保留的亲人、相伴终生的爱侣、渐渐老去的朋友、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永远像宠物般天真的孩子,还有永远像孩子般天真的宠物,其实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那些生命中美好的理想与坚持,不也是由此衍生而来嘛。

分类
生活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前段时间写的《北京最好的新疆餐厅》成为了第一篇阅读量上千的文章,用我姑的话说是因为“都是吃货”。

其实这篇文章真正写的是“我曾经最好的一个朋友”,除了被标题迷惑点进来的读者以外,当我把这篇文章转给文中所写的同学时,他很认真地向我推荐了一家离他现在住的地方更近的新疆餐厅。

前两天写了《北京,你欠我们一个球王》,当天凌晨三点半被一位球友转到了球队群里,还加了一句:“球王,你不好好拜读,都对不起鲁迅”。但最后也没有等到球王的回应。

昨天写完《救救老师》,虽然点赞的人不多,但有一位读者回复说:“这篇说出了老师的心声,我就是班主任老师。”

似乎讲故事的人多少都有些纠结,“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可到了后来,还是忍不住追问,“你的故事讲到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