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社會

沒有惡意,就可以隨便給同學起外號了嗎?

《新京報》快評說「南方小土豆」的稱呼沒有惡意,因此不必過於敏感。可問題是,沒有惡意,就可以隨便給同學起外號了嗎?更何況外號的對象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如果你的朋友把對你的昵稱使用在了和你來自相同地方的人身上,那它還是昵稱嗎?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好吃的西餐叫「白人飯」,非洲球員的特點是「黑又硬」。這類詞語很容易強化對某個群體的刻板印象,以及「我們」和「他們」的區分,增強文化隔閡。

遺憾的是,當很多正常的語言變成了敏感詞的同時,那些本該敏感的地方卻可以口無遮攔。

網路語言來得快,去得也快,但鋪天蓋地使用確實會在有意無意間影響人們的認知。最近體感溫度降到了零下十五度,當我看到幾個南方朋友還穿著單薄的羽絨服時,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個詞。如果我還在上小學,很可能會脫口而出,而不去顧及他人的感受,畢竟我又沒有惡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