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到最後已經夠慘了,不幸的婚姻令人窒息。但如果再寫下去,就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了。而這個故事正好被楊絳寫成了《洗澡》。
小時候以為此《洗澡》和張楊拍的電影是一回事,就自動給它配上了電影海報中的圖案 —— 三個半裸的男人朝著你笑。後來才明白,小說中的「洗澡」其實是「洗腦」,這是作者本人在前言中說的。而小說寫的就是將「國民」變成「人民」的過程。
對此,楊奎松在《「邊緣人」紀事》中援引過一段經典的描述:「在改變以前,他們不屬人民範圍,但仍然是中國的一個國民,暫時不給他們享受人民的權利,卻需要使他們遵守國民的義務。」
前兩天熱水器壞了,洗不了澡很難受。要說不洗澡有甚麼好處,想起《美麗人生》中的小男孩因為討厭洗澡而躲過了納粹的毒氣室。裝完新的熱水器,就想起海報上三個開心的男人。與其捨近求遠地談甚麼反烏托邦小說,不如先讀一讀楊絳先生的《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