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挪威缩影”的行程一样,哥本哈根卡(Copenhagen Card)也是专门为游客设计的,涵盖了80多个景点的门票以及公共交通。
之前在广播中听到丹麦语,有种莫名的喜感,很像是“粤语版”的瑞典语。运河游船上的讲解小哥快速地在丹麦语和英语间切换,就像哥本哈根阴晴不定的天气。趁阳光明媚时喝上一杯现打的嘉士伯,大概也是在这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除了满街的自行车让人感到活力之外,公交和地铁里泛着蓝光的刷卡器都仿佛是无声地统治着这座城市的机器人,加上这次选了一个共用卫生间的胶囊酒店,很像是(反)乌托邦小说中的场景。
逛过新嘉士伯美术馆和哥本哈根动物园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游人竟然可以与文化遗产以及野生动物离得如此之近。一度以为那些公元前的雕塑都是仿制品,或者辛巴一家可以直接蹦出来。
无论是高更、马蒂斯还是袋鼠、火烈鸟,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可能并不稀奇,我们或许已经拥有足够的眼界,但是同样的艺术或自然世界,因为呈现方式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技术多么高超,地铁闸机永远比不上自觉刷卡的机器更酷炫。哥本哈根让我相信,一个基于信任的制度一定是最前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