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陈升是凯里一家小诊所的大夫,每天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带不想吃面的侄子吃粉。但与此同时,他还出版过一本叫做《路边野餐》的诗集。
在季风吹过的县城里,他一边不厌其烦地生活,一边写诗,仿佛道出了无数人心底最美好的愿望,我们多希望喜爱的诗人都能好好地活着,也希望平淡无奇的生活里还能有诗歌。
为了寻找侄子,也为了帮同事给旧情人捎几件信物,陈升登上了开往镇远的火车。他途经一个莫须有的小站,如同当年在古园里摇着轮椅的史铁生,看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故事在这一时空交汇,颇有些宿命的味道。
就像《死亡诗社》中所说的,“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都是崇高的追求,对维持生命不可或缺,但诗歌、美丽、浪漫和爱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也许陪我们走到最后的记忆,正是由它们拼凑而成。而毕赣长镜头下的奇遇,很可能就是我们一生的缩影。